薰医草【3405】《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之三十七。
【1】原文:“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日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
【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听后说到,我想听你详细讲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岐伯回答说:(1)在十二地支中,当地支年份排到寅年和申年的时候,在少阳相火司天的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夏至前后即从小满到小暑这一段,少阳相火之气出来管理天上的气候了。少阳相火司天的时候火气很旺,所以就会向下影响到地气。(2)因为火克金、肺属金,所以,这个时候会直接影响到肺脏。肺金之气被火所克,就会顺应上天之气。白色的金气也会被火气所利用,从而对被金所克的木形成伤害。(3)因为火势旺盛和灼热,从革之金气就会被损耗,酷暑的天气就会大行其道。(4)由于天气过热,所以就会引发人们的咳嗽、打喷嚏、流清涕、流鼻血、鼻子不通、口角生疮、寒热病症、浮肿等疾病。(5)在少阳相火司天过后,相对应的后半年,就是厥阴风木在泉,也就是厥阴风木出面来管理地气了。这就叫“风行于地”。在气候上的表现就是尘沙飞扬。(6)这个时候对人体的影响是,会引发心痛、胃脘痛、厥逆、胸膈不通等病症。因为这是由风引发的疾病,所以,根据风行疾速善变的原理,所引发的疾病也是既急又重。这就是风“主暴速”。202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