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十年声浪里的光影---朗诵团的最后一次相聚
在北京药用植物园的草木间,盲人朗诵团的成员们握着麦克风,声音穿过蔷薇花墙。这是他们坚持了十余年的「声之约」——每月两期线下雅集、两期云端对诵,让视障朋友与志愿者们在文字里相触,让沙哑与清亮的嗓音在平仄中共鸣。
今日风动叶响,恰似时光的翻页声。这群用声音丈量世界的人,即将暂别固定频率的相聚。鬓角染霜的志愿者们轻拍彼此肩膀,有人抚过盲文诗集的纹路,有人手机里还存着往届线上活动的截图。「记得第一次上台,手心全是汗。」团长的话混着草木香,「但你们说,我的声音像开了灯。」
话筒传递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片段响起。盲人朗诵者的指尖掠过花瓣,健全志愿者轻声补着漏读的韵脚——这是十年来刻进默契里的节奏。廊下的长椅上,几位朋友翻看活动相册,泛黄照片里的笑脸与今日重叠,皱纹里盛着未说尽的「舍不得」。
太阳西斜,漫过叶脉时,最后一首诗落音。有人提议:「以后咱们改成云茶话会,想听谁读,群里喊一嗓子!」笑声惊起雀跃的麻雀,掠过「残健共融」的活动横幅。风穿过竹林,像极了每月线下活动时,推开会议室门的那一声轻响。
草木会记住这场春天的朗诵,就像时光会记住,那些在黑暗里发光的声音,曾怎样织就了十年的星辰。
来日方长,愿我们线上线下常联系,常聚首,让这份美好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