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镇境内,是青弋江流经桃花潭镇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
桃花潭命名由来:古人见其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也有说法是因潭边十里桃林缤纷,李白应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得名。
汪伦为见李白,写信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应邀而来,汪伦解释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的桃花潭,万家酒楼是指一家万姓老板开的酒楼。李白被其诚意打动,停留数日,与汪伦结为知己,临别时写下《赠汪伦》。
自然景观
沿桃花潭水而上是陈村水电站,登上大坝可远望“黄山情侣”太平湖,与黄山一衣带水。湖中有黄金岛,岛上林木茂密,风景独特。
山水风光: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舟泛游其上,可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的美景。
踏歌岸阁:位于桃花潭东岸东园古渡,即汪伦送李白处,因李白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得名,是古时渡口建筑。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形,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造型典雅。
汪伦墓:位于青弋江畔东岸,坟地名曰“金盘献果”,与桃花潭遥遥相对。
皖南古民居群:桃花潭所在陈村镇古称南阳镇,有保存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其中翟氏大宗祠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华第一祠”。
民俗文化
桃花潭上赛龙舟:已有近千年历史,每年端午,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参赛,独特的龙形外观、响亮的龙舟号子,极具观赏性。
宣纸制作技艺:泾县是宣纸主要产地,传承着宣纸制作技艺,整个生产过程由一百四十多道工序组成,2006年被选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饮食文化:泾县人民口味偏咸辣,以“茂林筵席十二碗”为代表,还有茂林糊、红烧蹄膀、粉蒸肉等美食,以及发糕等特色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