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在四十岁那年,在江西彭泽做了八十几天的县官,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从此,再也没有出仕了。《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共五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 少:指少年时代 。 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 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 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5 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 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 荫:荫蔽。
8 罗:罗列。
9 暧暧:暗淡的样子。
10 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1 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3 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4 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边的原野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的心性归耕田园。
绕房屋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遮掩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的鸣叫。
庭院里没有世俗的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笼子里毫无自由,我现在总算又归返大自然。
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陶渊明善于从简单的事情中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来。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 稀少。
③兴: 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⑤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⑥狭: 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 值得。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 违背。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结果是杂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本诗中陶渊明勇敢地反对传统观念,冲破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陶渊明自小家境贫穷,但他很喜欢读书,长大以后因为当时的东晋政府非常的腐败,陶渊明就只做过一些小官,因为他为官清正,不愿意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所以在40岁那年他从县令的位置上辞官不做去当了农民。因为当时县令的工资是五斗米,所以,陶渊明就在自述中写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意思就是宁可不要那些薪水,也不愿做违心的事,后来人们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益所动。辞职后的陶渊明隐居在庐山,在自己的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为五柳先生。陶渊明还亲自种地、种花、酿酒过上了隐居的生活。陶渊明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他的诗非常的淡雅,很富有哲理。陶渊明最喜欢的事儿呢,就是欣赏菊花和饮酒,他写了20首饮酒诗,接下来学习的就是第五首,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由于吴均的仕途之路坎坷崎岖,后又因私著《齐春秋》而触怒龙颜遭贬谪归乡,他一度心灰意冷,产生遁世的想法。在云游山水之际,他留下了一些美轮美奂的包括《山中杂诗》在内的“山水诗”。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描写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密,鸟在人家屋顶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从窗里飘了出来。全诗体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