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尝新禾苗节
评剧《花为媒》,有阮妈(赵丽蓉饰)“报花名”。唱道:“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谷秀,就是农作物抽穗开花。看谷秀,是关注农事预测收成的民俗,反映着农民期盼丰收的心情。
六月六要尝新,新麦、新米、新谷。在华北地区,如山西要蒸花花,做精美的面塑馒头。西北一些地方吃麦蝉,把面饼烙成吉祥的蝉形,予以丰富的文化象征内涵。蝉,北方俗称知了儿。
盛夏季节,万物生长,水、旱、虫等都可能成为自然灾害。精心于田间管理的农民们以各种祀神赛会,祈求上天保佑丰收,寄托良好的愿望。人们以多种方式祈谷神,如在田边歌舞,舞草龙游行。又如在田间燃起火把篝火,据说是要赶鬼躲山,烧死害虫。在一些地方,要集中消灭虫害,还有吃虫仪式,称之为“吃虫节”。农田需求雨水有时节,多则涝,少则旱。因此格外恭敬土地公公、水母娘娘,以及其它与农业丰收相关的神灵。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国家历史。六月初六的习俗:
苗族用新米做饭,新稻酿酒,把新谷穗挂在门头、堂屋、牛棚,及农具上,庆祝丰收。还有“跳禾楼”、“踩堂舞”、“赶歌节”等习俗。
布依族过“盘古节”,杀狗祭祖,做五彩饭,祈求五谷丰登。还要祭“天王石”,杀猪祭神,驱灭蝗虫,晾晒衣服。
仡佬族祭祀尝鲜,姑娘回娘家也要一路捉虫,象征大于实效。
瑶族开始收割新谷,请亲戚一起尝鲜,以新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先。
湘西土家族此日为太阳祝生日,把家里物品拿出来晾晒。
甘肃夏河县藏族要过传统的“响浪节”,带着美酒美食,在草地或山坡上搭起帐篷,互相团聚问候。酒后还要举行传统赛马、拔河、跳锅庄舞、弦子舞,还戴假面具演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