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381】《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之十三。这一段讲的是“土气不及”时引发的各种情景。
【1】原文:“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秕也。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脏脾,其果李栗,其实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倮毛”。
【2】岐伯解释说:(1)在土气“卑监”也就是土之气不及的年份,被木气所克,这种情况叫做“减化”。(2)因为土气不及,所以就不能发挥正常的“化”的作用。克土之木气就会不受制约独自彰显其能量。因为木生火,所以,具有“长气”的火气就会正常发挥完整的作用。因为土气不及,地气难以上升为云,所以,雨水就会“愆”,即不会按时下降,也就是风不调雨不顺的意思。同样的原理,因为土气不及、土不能生金,所以,具有“收气”的金气就会表现为平平淡淡。还有一种情况是,土气不及,就会表现出相对的木气太盛、和相对的水气太过,所以,对应的风和寒就会兴风作浪。(3)因为土气不足、木气很强,所以,草木长的还是比较繁荣秀美。但是,终究因为土气不及,所以,结果就是华而不实。成为空壳的瘪谷。(4)土气不及的特点表现为发散之气、其功能表现为安静而镇定。(5)土气不足在人体上的病变表现是疮疡、流脓、溃烂、痈肿。发病的表现就是“濡滞”,即停滞不动,也就是脾胃的水湿内停。土气不及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脾脏。(6)土气不足对五果的影响是李和栗、对果实的影响是濡汁和核、对五谷的影响是豆和麻、对五味的影响是酸和甘、对五色的影响是苍和黄、对五畜的影响是牛和犬、对虫类的影响是倮虫和毛虫。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