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莉),VV,《摸鱼儿 雁丘词》 文/元好问

竹海(莉)

《摸鱼儿 雁丘词》 文/元好问

2019-02-01 阅读 4626
竹海(莉)
作者:(金 )元好问
诵读:竹海(莉)
竹海(莉)
《摸鱼儿 雁丘词》作者:元好问
00:00
06:23
竹海(莉)
乙丑岁 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 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
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 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 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竹海(莉)
泰和五年,我赴并州赶考,偶遇一个捕雁的猎人说了一个故事:猎人将捕到的大雁杀了,另一只雁本来已经逃脱了却不肯离去,不断悲鸣,最后坠地自杀。我听后非常感动,花钱买了这对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石为记,名为雁丘。同行者很多人为之赋诗,我也写了一首《雁丘词》。
旧作不协音律 今重做修改。
问世间:
爱情到底是什么,
竟然值得以死相报?
你们天涯共飞,
恩爱依偎,
双双度过了,
多少个寒来暑到。
有过欢乐,
离别更苦,
如此痴情的儿女,
上哪里去寻找?
雁儿啊,
你仿佛在说:
绵绵雪峰,
万里云海,
日照将残,
失去至爱,
形影孤单,
旅途之艰难和起岁月的煎熬,
我又何处可飞到?
汾河岸边,
当年弦歌曼舞,
而今却是一片冷落寂寥,
爱侣已亡,
如何能把魂招。
听吧!
连山鬼也在风雨中悲嚎。
苍天也会为此情动容;
岂能象寻常莺儿燕儿,
销骨黄土蓬蒿?
岁月纵然流逝
一千年、
一万年,
我相信雁丘墓前,
自有骚人墨客来到。
他们一定会
为你们的爱情,
长歌当哭,
酹酒滔滔。

竹海(莉)
此词上阕开篇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 ,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作者称他们为“双飞客”,赋予它们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竹海(莉)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竹海(莉)
词的下阕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现今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
竹海(莉)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作者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竹海(莉)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爱情悲歌。

竹海(莉)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907
4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竹海(莉)

用文字和声音诠释人生。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