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溪漱石,VV,心如不系之舟

枕溪漱石

心如不系之舟

2020-01-07 枕溪漱石 阅读 5351
枕溪漱石
李公麟在镇江金山画有一幅苏轼像,苏轼生前过之,自题一首六言绝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按“心似”句典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乃是颜成子游问南郭子綦之语。郭象注云:“死灰搞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夫任自然而忘其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则是形容离形去智、身心俱遣而达物我两忘、随顺自然、天真的人生境界。“身如”句也出《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意指弃智屏巧,一任自然的生存态度,犹如虚舟漂行,无所系绊,自由自适。苏轼一生漂泊无常,对“不系舟”之喻当别有一番体会。从海南回来经江西时,他就吟过“用舍俱无碍,飘然不弃舟”的诗句。对一般人来说,心之所怀,身之所处,其实现与否,安适与否,本是决定人生苦乐的,如此,则苦乐全由外部世界决定,但在智者看来,灰心与漂泊之苦,与顺运任真之乐,只在一转念之间,取决于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
图片,是我2019年9月拍于玉门关遗址
枕溪漱石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卷四十八。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七十《乾道庚寅奏事录》记他于乾道六年(1170年)亲至镇江金山,“登妙高烹茶,壁间有坡公画像。初,公族侄成都中和院僧表祥画公像,求赞,公题云:‘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之舟。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集中不载,蜀人传之。今见于此。”两处题诗文字少异。
图片与文无关。照片是我2019年9月拍于敦煌丹霞地貌
枕溪漱石
“问汝”两句可作两层理解:对于兴邦治国的“功业”来说,这是一句自嘲的反话。对于建树文学业绩,尤其是对于人生思考的收获来说,这是自豪的总结。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则是他文学事业的辉煌岁月,也是他人生思想发展、成熟乃至完成的关键时期。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的磨炼与玉成,哪里来今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苏东坡。
枕溪漱石
西海舰队
枕溪漱石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
枕溪漱石
嘉玉关的天下第一墩
枕溪漱石
戈壁滩
枕溪漱石
长城外.祁连山雪峰
枕溪漱石
戈壁滩头落日余晖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61
0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枕溪漱石

Ta好像忘记签名了...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