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VV,《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作者 舒 婷

底蕴

《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作者 舒 婷

2022-01-04 阅读 3373
底蕴
这也是一切 -未知
00:00
02:33
《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作者 舒 婷
诵读 底 蕴
图片 网 络
底蕴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底蕴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底蕴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底蕴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底蕴
创作背景
舒婷在70年代末认识了北岛等北方青年诗友,对于认识北岛、江河、顾城、芒克,舒婷后来回忆说:“他们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我在1978-1979年间一直不敢动笔。”正如此诗的副标题所说的一样,此诗是对北岛《一切》的应答,有人说北岛诗有一定的悲观主义,这在五六十年代和文革那个时期,可是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社会历史,都绝对的要不得。文革后一个时期,“悲观”仍是一个政治伦理性质的问题。舒婷解释为此诗是对北岛诗的补充,使之比较的不“悲观”。
此诗创作于1977年7月25日,与《致橡树》一同发表于1979年的《诗刊》上,后被收入《双桅船》诗集。
底蕴
作品赏析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甚至灾难,首先要学会承受,然后奋起。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阔。”
面对苦难的微笑和感恩,是“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理,他们借此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形象。其秘诀就是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表述为“儿子与母亲”的关系。如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中就表现了这样的观念:“反右派”运动是母亲打儿子,儿子虽然被虐待,但不应抱和记恨,而要继续爱母亲。
舒婷接受了这一逻辑。她始终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她希望在这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她将此诗谨献给读者,希望能重新焕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她坚信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她坚信人性的回归马上将成为现实。这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的代言人。她的诗很大一部分便是通过哲理的思考透视生活的深沉美好,显示出诗特有的激越式忧伤。
在此诗中,舒婷更强烈地表现着这种美好的信念,她告诉青年朋友虽然许多“大树”被“暴风折断”,但是“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只要永不言弃,“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便可以赢得美好的生活。舒婷在此诗中表现出她特有的温情、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一切”是有回转的余地,都不是全面的否定,体现了女性的温柔和浪漫的情怀。“不是一切大树,都被大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从这节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舒婷运用了一系列的否定句式,但是气势并不是非常强,有点类似于娓娓道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静静地读这首诗,我们很容易被诗中饱含的深情所打动,在舒婷看来,“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未来”是积极向上的未来,因为有爱,爱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养料,有希望,希望是我们须为之坚守的责任。“大树”、“种子”、“真情”、“梦想”这些词语无不包含着希望,而且还有女性特有的柔情,不像男性的那样刚硬、深邃。
底蕴
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原名龚佩瑜,后改名龚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福建省文联、作协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第九届常委。
1969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插队到闽西山区,并在知青生活中开始了诗歌创作。1979年4月,诗歌《致橡树》在《诗刊》在第4期上发表;6月,在《诗刊》第7期上发表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与《这也是一切》;8月,发表诗歌《双桅船》。1981年4月,发表诗歌《惠安女子》;6月,发表诗歌《神女峰》。1982年2月,发表诗歌《会唱歌的鸢尾花》。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8月,出版散文集《心烟》。1994年11月,出版诗集《舒婷的诗》。1998年5月,出版散文集《露珠里的“诗想”》。2006年8月20日,当选为厦门市文联主席。2007年10月,出版散文集《真水无香》。2013年4月28日,连任厦门市文联主席。2015年11月,再版散文集《自在人生浅淡写》。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9年10月20日,再次连任厦门市文联主席。
中文名 龚舒婷
别名 龚佩瑜(原名)、舒婷(笔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龙海市石码镇
底蕴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532
9
0
64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底蕴

Ta好像忘记签名了...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