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俺说山西风光好
我到过山西太多回了,多得记不清。今天一早又将出发到山西,我一早起来就找出当年收集的关于山西的一些资料,来说说我的祖籍山西。
山西自古表里山河,人杰地灵,无论在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涌现出不少能人志士。今早我找到一串顺口溜串起了山西上下五千年,发出来与各位分享一下,遗憾的是此顺口溜没有写到我老家清徐县是罗贯中,他写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皇五帝到如今,千古传说都有根
炎帝故里在高平,城北庄里有坟陵
尧都生尧属临汾,尧陵尧庙连成群
舜生永济诸冯村,传说历山曾躬耕
大禹治水救万民,晋土阳城作都城
上古帝王治天下,山西境内有四名
晋国君主晋文公,春秋五霸享威名
中华传统清明节,绵山一游来历清
荀况出生安泽城,人定胜天思想新
师旷出生洪洞县,阳春白雪中外闻
张仪出生在万荣, 以横破纵秦相臣
程婴出生忻州城, 赵氏孤儿救命人
廉颇当属太原人,有说廉颇榆社人
现在榆社有廉村,大粮山上抗秦军
蔺相如是柳林人,完璧归赵传美名
汉将卫青生临汾,抗击匈奴大英雄
朔州平鲁尉迟恭,唐朝名将当门神
大刀关公生运城,威振华夏武圣人
古时忻州出貂蝉,永济出了杨玉环
四大佳丽古今传,山西双绝成美谈
文水出了武则天,绝代女皇非等闲
治国有方称盛世,宫秘轶事传民间
大唐神探狄仁杰,辅政武皇护轩辕
断案如神敌胆寒,一代名相出太原
郭子仪王汾阳郡,安史之乱立大功
薛仁贵家住河津,欲知其人看《征东》
散文宗师柳宗元,八大家里排名前
出生运城人不知,最忆独钓寒江雪
风流倜傥唐伯虎,四大才子一成员
祖藉晋城江南名,一幅画值百亩田
白居易,字乐天,祖藉并州今太原
李杜齐名称诗魔,诗留后人三千篇
一门忠烈杨继业,祖居代县鹿蹄涧
关汉卿,运城人,六月飞雪应冤情
一代廉吏于成龙,大名鼎鼎方山人
康熙老师陈廷敬,皇城相府坐阳城
临县才子赵忠元,教过嘉庆皇帝爷
山西名人多如林,这里只是列举了上古时期到清末的部分山西名人,作为山西人,俺觉得很自豪!
前几十年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而忽略了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现在山西的旅游业已经处于中国的领先水平了。山西现有世界遗产4个: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长城(山西段)。像平遥古城,云岗石窟,五台山等已是世界品牌了。还有邻省羡慕山西跑到山西去搞旅游,然后当成他们自己的。比如云台山本是山西晋城的,但河南开发了,说成是河南的。后来这事闹到国务院,国务院批示云台山是山西的没任何问题,不可能因为你河南开发了就成河南的了。没这道理。
有人这样总结,说山西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是华夏名人出三晋,山西是一个历史名人辈出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曾出过一本《中华名人大辞典》,其中十分之一强的人物是山西人。
二是华夏文脉在三晋,山西诗人实际支撑了半部全唐诗,像初唐的王勃、盛唐的王维、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温庭筠都是晋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是晋人。
三是华夏财富汇三晋,从宋朝到清朝,晋商纵横中国一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清朝,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
四是华夏人气看三晋,看中华民族还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山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多: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河曲民歌、孝义碗腔、皮影戏、朔州秧歌戏、左权开花调、河曲二人台、繁峙秧歌戏、晋南威风锣鼓、民间社火、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中阳剪纸、平遥推光漆器、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董永传说。
有文章写到,如果能用一个字概括山西的话,那这个字必定就是“醇”了,醇美的建筑,醇香的神话,醇厚的民风,醇化的戏曲,醇和的酒香……
离开山西,一路上我的脑海中总是回放着那些历史的片段: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尧舜禅让,稷播百谷、仓颉造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遗迹遍布山西。
郭勇行旅:俺说山西好风光3
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中写到:“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本世纪末,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榆、太、祁、各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女娲补天,精卫添海,愚公移山,还有炎帝,尧舜禹的很多传说和遗迹都在山西,晋文公重耳,赵武灵王也有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
唐朝之前李渊父子起兵就在太原唐明镇,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后来太原成了唐朝的夏都,封太原为北京,北都,与长安洛阳并为三都。李世民被称为太原公子。太原晋祠里立了一块唐碑,是李世民学习王羲之的草书写的,光一个“之”字就有30多种写法。
据考证,国内现存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有70%在山西,为山西营造匠艺发展创下极其良好的基础。
整个山西是一个树叶形状,南北相距七八百公里,东西相隔三百多公里。从最北面的大同云冈石窟往南面走,一路上有北岳恒山、应县木塔、五台山、太原的晋祠、榆次常家庄园,祁县的乔家大院。像五台山有一个佛光寺,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至今1400多年,全国只此一家;应县木塔是900年前的建筑,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是世界奇迹,叫做“中国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还要高,是世界现存最古最高的木结构塔。
一个家族自汉至隋唐,千年不衰,出现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8位皇后及王妃,21位驸马,这个家族姓裴,在山西。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王之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王翰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山西。唐时有两位出色的女性,一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一位导致了开元盛世的终结,这两位女性是则天武后和贵妃玉环,她们出生在山西。
在蒙古、印度、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留下了“西帮”人的足迹。中国最早的票号业务辐射其间,而总部却是一个个深宅老院,这些老院在山西。
我基本上把山西著名的大院都逛了。
祁县的乔家大院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地,其实规模很小,不过是封闭的财主式小家小院。规模最大的是榆次常家庄园,目前开发出五分之一就有12万平方米,整个庄园非常畅亮,与财主们不一样,常家祖辈是做茶业的,从乾隆到宣统历经七朝,沿袭150余年,可谓山西本省茁壮的“资本主义萌芽”,现在只开发出了几万平方米。
晋中灵石有一个王家大院也非常大,这些大院开创了晋中的商文化,还有未行开发而留传民间的很多富豪门第,象聂店斗福财主,王村郝八财主,西白杜五财主……
晋商比徽商厉害得多,清末年间慈禧太后逃难到西安,路过山西没有钱,就是向晋商借的钱。山西的农工商富足到什么程度?包头原来是康熙征讨噶尔丹时候的一个兵驿站,山西人在那里为清兵办辎重,逐渐发展成了包头城;辽宁的朝阳是山西一个姓曹的做豆腐的生意人建成的;现在北京的大栅栏、珠市口有70万山西人后裔在那里。
山西的人文景观还有永济的莺莺塔和黄河大铁牛、历山的舜墓,这些地方我在上个世纪末基本上都去过,可以说整个黄河文明都能在山西找到踪迹。郭勇行旅:俺说山西好风光2
一转眼就过了函谷关,穿越河南去山西。山西之所以叫山西,时因为它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山西简称为晋,是因为早在春秋时期,它的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有人说,到我们陕西旅游是上坟,可看的景点大多是陵墓,从这个坟墓钻出来,又钻到那个坟墓去看。陕西是有这个特点,历经十三朝,埋着76个皇帝,埋的历代“高干”不计其数。
但是,也有人说,山西是“国中之国”,懂得山西就懂得中国。山西埋的皇帝不多,但山西地面上的文物占到全国的72%,我们原来学的历史课本最早说到的是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现在晋南芮城县境内西侯渡文化的大量遗存已证明人类在距今180万年前就能人工取火,把世界的文明史整整推前了一百余万年,这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笔。
山西的旅游热一直没降过温,有太多的故事在山西发生,说中国不说山西就觉得少了什么。早在二十年前旅游圈里就流行着这样的一段话:“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所以“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县的华亭镇,现在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都市,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所以“百年中国看上海”;北京真正成为大中国的首都是从辽金时代开始的,距今约850年,所以“千年中国看北京”;
从周文王、周武王的历史开始,到现在正好是三千年,所以“三千年中国看陕西”;说到这里,就有个秦豫比较了,有人说讲到三千年必须加上河南,我表示同意。因为河南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的第二天我就赶去参观了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市境内,遗址上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然而随着考古发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高家堡镇陕西在石峁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和区域政体中心,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皇城台是最核心的区域。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在皇城台南墙上共发现了70多件精美的石雕,这些雕像距今约4200年左右,在过去10年间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里,陕西石峁遗址榜上有名。
但我们若琢磨一下,为什么说“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呢。从尧舜禹时代到现在大约是五千年,山西是最有说头的。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山西晋南,即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五帝”特别是尧舜,主要在晋南一带活动。
我觉得考古学界的发声比传说更有力,“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选择黄河流域的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湖北石家河遗址以及浙江良渚遗址等四个考古遗址。这四个考古项目均为近年来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时间上相近,距今约四五千年前,是中华文明进入国家形态的关键阶段。这里说的山西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是一座距今约4300—3900年的史前都邑性遗址。遗址占地280万平方米,发现有规模空前的城址、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中国最早的石磬、陶鼓、鼍鼓礼乐器组合、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甚至有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极有可能是帝尧都城所在,是古老中国的见证。这就证明了 那句“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不是随意忽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