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00】《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之二。
【1】原文:“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2】这一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足少阴肾经有了病变,就会引起病人的腰痛,同时,可牵引到脊柱的内侧跟着疼痛。这种情况下,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在脚内踝向上两寸处的位置即复溜穴针刺两次。不过,如果是在春天,就不要针刺出血了。因为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因为血虚而难以康复了。(2)如果足厥阴肝经有了病变,也会引起病人的腰痛,腰疼的时候就好像腰里面有一把拉开弦的弓箭一样僵硬拘急。这种情况下,应该针刺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也就是在小腿肚子和脚后跟之间的外侧部位,用手循着这个部位慢慢捋,捋到有一串串累累结节的时候,就对其针刺。这种病人通常喜欢说话,如果沉默不语、不太说话的时候,那就要在这个穴位上连续针刺三次才行。
【3】小结一下。以上讲了五条经脉发生病变可以引起腰痛。这五经脉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因为古代医者有人认为足太阴脾经主要管理的是腹部,所以,它不会引发腰痛。鉴于此,这里仅指提出了五条经脉,即三条阳经和两条阴经。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