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木,VV,【首发】王洛宾和卓玛的故事

东方木

【首发】王洛宾和卓玛的故事

2020-09-05 阅读 9131
东方木
东方木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这首耳熟能详、美妙动听、情感丰富、充满浓郁的青海民歌风味的歌曲,也许你一定会唱吧。这首美丽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如诗的意境,不知打动了多少人,至今仍然被歌者广为传唱。
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它名叫《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是西部歌王王洛宾于上个世纪1939年创作。这首歌到目前为止,是在世界范围内传唱最广的华人歌曲之一,也是王洛宾所有创作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一首。他一生创作了近八百首歌曲,唯有这首歌被誉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1994年,王洛宾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1998年,在中国台北地区跨世纪之声音乐会上,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以此曲压轴;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足见这首歌的艺术价值所在。
这首曲调优美、歌词形象生动且近一个世纪都在广为传唱的歌曲,之所以能打动人,不仅仅只是歌曲本身的魅力,还有歌曲背后那鲜为人知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很多年以前我都想知道,直到去青海旅游才从导游哪儿得到答案。

东方木
这是进入高原后难得的一个好天气,太阳虽没露脸,但天空高远,气候宜人。陪同我们的导游姓王,我们叫她王导。一大早我们从西宁出发,当大巴进入青海省海晏县境内,天气如同小孩的脸,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大巴的速度也放慢了。就在此时,王导告诉我们,前面第一站就是金银滩,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于是,王导为了激起大家兴趣,便提了个问,问大家知不知道王洛宾这个名字。有人说知道,有人说不知道。她又接着问,那你们知不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知道。笑声中,竟有人唱了起来。王导也笑了。接着,她问大家想不想听王洛宾在金银滩草原和一个藏族女孩发生的故事?大家又齐声回道:想——声音拉得老长。于是,能说会道的王导以自己的专长,绘声绘色地为我揭开了多年来都想得到的答案。
那是上世纪1941年的春天,著名电影创始人郑君里率摄制组千里迢迢来到金银滩草原,要拍摄一部电影,名字就叫《祖国万岁》。当时,郑君里邀请了正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同时还邀请了当地同曲乎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拍摄中,王洛宾身着藏袍,跟在卓玛身边赶羊群。当时的拍摄工作十分辛苦,晨出夜归,王洛宾在电影世界里过了三天真正的牧羊人生活。这时的卓玛正是情窦初开的17岁少女。她头发梳成了十多条小辫披在身后,两只大眼睛闪射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那时金银滩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东方木
由于剧情需要,导演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在一匹马上。王洛宾起初很拘谨,坐在卓玛身后,两手紧紧抓着马鞍。卓玛却对此毫不理会,忽然纵马狂奔,王洛宾一时不防,本能地抱住了卓玛的腰。卓玛狂奔了很久,在那大草原上,这才把马缰交在王洛宾手中,靠在他的怀里,不再撒野。
黄昏牧归,卓玛将羊群轻轻点拨入栏,夕阳下的卓玛亭亭玉立,晚霞的余辉映照出卓玛的侧影……站在一旁的王洛宾痴痴地看着被晚霞浸染了全身的卓玛,情有所动。卓玛感觉到他的眼神,她转过身去,拴好羊栏,那张徘红的脸庞对着王洛宾——一个26岁的汉族青年。看着看着,卓玛的眼中跳出了爱情的火苗,举起手中的牧鞭,轻轻打在王洛宾身上,然后返身笑着走了。王洛宾依旧木然地站在栅栏旁,痴痴地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卓玛,轻抚着被卓玛打过的地方。这个俏皮、美丽又奔放的藏族姑娘,在他身上留下了永生难忘的一鞭。
当晚,王洛宾徘徊在卓玛父亲的帐房外,毡窗落了下来,将那千户长的女儿和这位汉族音乐家分隔在两个世界里。第二天清晨,电影队离开了青海湖要回到西宁去。卓玛和她的父亲骑着马,一程又一程地相送,直到一个小坡上方才停住。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不住地回头张望,随着驼峰起伏,驼铃叮当,王洛宾心中的情感化为词曲,借助哈萨克民族的曲调唱出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第二年春天,王洛宾又从西宁来到了金银滩草原。这一次他给同曲乎千户带来了眼镜、皮袍等礼物。王洛宾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采风,收集、挖掘和整理民歌曲调。

东方木
有一天,王洛宾和卓玛天不亮就骑着马出门,到了天黑的时候才匆匆赶回住所。虽然夜已深,但王洛宾仍借着昏暗的酥油灯整理搜集来的曲谱。有时候,卓玛还给王洛宾请来草原上的歌手,当面给他演唱各种民间曲调。在农历七月下旬,王洛宾还和卓玛赶到青海湖边观看了一年一度的祭海仪式。在这个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上,各族牧民表演了他们精湛的歌舞,使王洛宾大开眼界,他的艺术层次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藏语中,萨耶有保佑之意,卓玛是仙女的意思。不知道萨耶卓玛是否真是仙女,但在她的那一皮鞭下,王洛宾写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传世之作,确实为他以后成为“西部歌王”打下了基础。这次采风历时三个月,王洛宾和卓玛走遍了金银滩草原的各个角落,结下了深情厚谊。采风结束后,王洛宾返回西宁。何时能再次回到金银滩,同卓玛纵马驰骋,遨游草原,也就成为王洛宾深埋在心中的愿望。
谁料世事难测,回到西宁后的王洛宾竟然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以写爱情歌曲而名扬海内的王洛宾,个人生活并不如意。在西宁,他给马步芳写过歌,也坐过马步芳的牢。西宁解放后,他给王震将军的部队写过歌,还和大军一道向新疆进军。在不公正的岁月中,王洛宾又被发配到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58年,王洛宾的老房东同曲乎千户也被发配到劳改队改造,1959年在刚察去世。临终前老千户将王洛宾赠送给他的东西交给了他儿子高贝,嘱咐他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王洛宾的东西保存好。文革期间,这些东西藏在牛粪堆中才得以幸免。
后据别人介绍,为了家人的安危,萨耶卓玛在得不到王洛宾的消息后,嫁给了国民党海晏县县长史炳章,并生下一个独生子。据说这次婚姻完全是她自己做主的,也没有举行结婚典礼。1954年,萨耶卓玛突患急病,歌中的女神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东方木
如今,《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旷世奇歌已是妇孺皆知,老少会唱。草原上的人都知道,那个遥远的地方就是金银滩;在三角城以卓玛为名的女孩特别多,都是因为那首歌的缘故。可惜他们都无法清楚当年的一切。
故事讲完了,车上的游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妈,竟然两眼裹满了泪水。
当大巴平稳地到达金银滩之后,王导突然说了一句,金银滩就在眼前,希望你们沿着当年王洛宾和卓玛放牧的路线,找回当年的感觉。
下车后,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们冒雨走进金银滩观景台,每人花十元钱买了一件雨衣,然后踏着湿漉漉的草地,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找寻《在那遥远的地方》情节中所描写的王洛宾和卓玛之间的凄美故事……
东方木
东方木
东方木
东方木
东方木
东方木
东方木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465
0
0
211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东方木

坚持原创 弘扬正气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