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年人大都知道恋爱与婚姻的区别。
例如,恋爱是热烈的,婚姻是平淡的。
例如,恋爱的快乐多半出自多巴胺的分泌给力;例如,婚姻的幸福总是来自夫妻的共同建设。
假如一个人总想要浪漫而快乐的感觉,那就不要去结婚,只能是不停地去谈恋爱。
假如一个人期待过踏实而温暖的生活,那就结婚,但最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
在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起,夫妻俩不是开启了浪漫之旅,而是扛起了责任——对初心的责任,对承诺的责任,对对方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感情的责任。
这责任意味着即使你会再遇见喜欢的其他人,也要坚守初心,天涯处处有芳草,我只要一株在手。
这责任意味着即使你会遇见主动求欢的诱惑,也能坐怀不乱,守住自己的下半身,就是守住了幸福。
这责任意味着即使你和自己的配偶久处生厌,也不放弃彼此,能静心地熬过厌倦期,就会天长地久。
这责任意味着即使你对朋友的配偶心生喜欢,也懂主动避嫌,不生非分之欲去争抢,做人当有分寸。
无论如何,婚姻家庭责任感都是人生幸福的基石,都是伉俪情深的源泉。
具有强烈的婚姻家庭责任感的人,即使在婚后遇见另一个喜欢的人,也会带有理性判断,既不会去破坏别人的感情生活又不会放弃自己的最初选择。
尽管有过郑重承诺,尽管有着法律保障,也是很难保障一个人结了婚就绝对不会再喜欢上别人,不过,婚姻的忠贞判断是“论迹不论心”,只要没有出轨现象(包含精神出轨和身体出轨),就算一个忠贞之人——一时的动心可以谅解,富有责任感的人总会及时地收心。
具有强烈的婚姻家庭责任感的人,不会把个人的欲望满足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家庭的整体利益和家人的共同感受放在第一位。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结了婚,就不会再以“我”为考虑事情的起点,而是把“我们”作为出发点。在网上看到教哲学的郭春林教授讲到婚姻的智慧在于把“我”变成“我们”,我对此深以为然。
西方的心理学家早就研究过婚姻幸福的秘诀,能够婚姻长久的夫妻都会留恋两个人的共同经历,那恰恰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具有强烈的婚姻家庭责任感的人,既能够乐于有所付出又能够看到配偶的日常付出,可以体会到配偶貌似平常的言行里包含着对自己的关心。
这两天偶然看了电视剧《我的后半生》中的两集,这个“我”是张国立饰演的大学退休教授沈卓然,好像是在第十三集里,正因在婚外遇见一个让自己动心的女子的沈卓然的儿子沈青,本来看见妻子刘丽娜整天忙于操持家务就厌倦,某天晚上却在心猿意马时发现手被烫伤的刘丽娜正专心地为他擦皮鞋不说,还在欣赏他唱歌——而他唱的歌恰恰是精神出轨的表现,只是妻子并不知情而已。
这一幕触动了沈青的神经,顿时良心发现,他借口出去买西瓜邀请刘丽娜一块去散步谈心,在散步时聊起身后事,刘丽娜还嘱咐沈青假如自己先走了沈青再娶的话要找一个也能够给他擦皮鞋的人,而沈青最近迷恋上的也喜欢他的那位姑娘,显然是不会给他擦皮鞋的人。
我觉得这一集里最感人的地方是作为丈夫的沈青能够看见妻子刘丽娜的付出,能够记起从大学恋爱以来两个人共同的历程——多少渐行渐远的夫妻都是只在乎自己于婚姻中何其委屈,而没有看到配偶那些悄然无声的日常付出。
谁能说刘丽娜一心一意地操持家务,一心一意地信任丈夫,一心一意地做幕后工作,就不是爱情的表现?就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既然人是千人千面,那么爱的方式也有各种各样,人生价值的体现也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尽管如今这个时代看重的是独立个性与个人感受,贤妻良母或贤夫良父的存在也是依然具有家庭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婚姻中人来说,只有夫妻都贤惠才能创造家庭幸福。正如曾仕强教授生前所讲,贞操是男女双方都能遵守的话讲贞操就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只有贤惠是夫妻都应当具备的品质才会让婚姻长久。
综上所述,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否取决于夫妻能否做到这几点:夫妻都具备强烈的婚姻责任感、夫妻能以“我们”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夫妻珍惜两个人一路走来的共同经历、夫妻能够看见并在乎对方的日常付出。
总之,夫妻是一起过日子的人,是一起建设家庭的人,是一起生儿育女的人,是一起侍奉老人的人,是一起相伴终生的人,不但人在一起,而且心在一起。
高英写于2025年9月27日,八月初六,周六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