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而不为,我的摄影作品,VV,板梁古村

何乐而不为

板梁古村

2023-01-30 阅读 5593
何乐而不为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现有人口1886人,耕地面积1260亩,一个自然村布局,辖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以种粮、种烤烟为业,生活传统古朴。
何乐而不为
      板梁村历史久远,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
何乐而不为
      板梁人杰地灵,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六百多年前,板梁刘氏始祖、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子芳在古老的龙泉庙旁落户。接着,下村板梁私塾的朗朗读书声响起,金陵古驿道上马蹄声阵阵。水上贸易随板溪河而来,板梁男子踏上从商之路。第一座钱庄在中村兴起,清脆的铜钱声在青石板巷中回荡。据族谱记载,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400多个,约八万多人。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历史底蕴厚重,传奇故事多多,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开国大将黄克诚从板梁暴动走向革命道路。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何乐而不为
     整个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村前有七层古塔,进村有石板古桥,村内建有庙祠亭阁,旧私塾,还有古商街、古钱庄。古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宝塔、古井、石板路布局机巧,奇石异村令人叫绝,乡村古风别有洞天。
何乐而不为
      古村内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总而言之,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
何乐而不为
      板梁村家家户户石板路相连,连绵有10多公里长,意思把龙气接回家,村民房子也许差些但石板路绝对好。大家在参观板梁三大古祠之一——润公厅之前,首先是看风水。风水是一种古文化,行家都说板梁的风水最绝。古代风水学最讲究的是坐地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可板梁古村却坐东朝西,看似违背常规,但村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大家看,古祠背倚象山,前景开阔,远有奇峰来朝,近有秀案来贡,对面朝向横排三座山,纵排三座山,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山围成圆局,无峡谷凹风,无煞山冲击,瑞气祥和融融,所以说板梁风水绝佳。
何乐而不为
      前面的半月塘叫明塘,与风水对应,内设照壁,外修明塘,取“山旺人丁水旺财”之意。为什么要修成半圆形的呢?板梁祖先饱学周公礼仪,中庸之道,深谙“月满则亏,水满则盈”的哲理,所以告诫后裔永远谦和忍让,永不自满。
何乐而不为
      明朝永乐年间,承事郎刘润公返乡建古厅,当厅堂建筑即将完工张灯结彩准备上梁时,竟然不见了横梁!正忙乱之际,村民发现村前河溪漂来一块木板,工匠捞来一量,尺寸正好与屋梁相合,良辰吉时已到,工匠即以此板代梁,后人就把村叫板梁了,一直沿用到今,大家看看朝门上还有代表性的几块板做梁,板梁下村朝门属于元朝建筑风格,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曲梁象征辕门,意为统治汉民族。
何乐而不为
      板梁村连片保存的古民居有300多栋,栋栋雕梁画栋、刻檐飘顶,集湖南建筑风格之大全。各种石雕、砖雕样样齐全;人物、花鸟、山水栩栩如生,且栋于栋之间各不相同。尤以下片原清三品官员刘绍苏建居、中片刘绍连建居雕刻齐全、保存完好、美不胜收,为湘南地方所少见。一个图腾一个意境,一组雕刻一个故事。
何乐而不为
     桥头是金陵古驿道(老百姓叫官道)的岔路口,过接龙桥通耒阳、常宁;往村中走则通桂阳、广东、广西。因为乘船逆湘江而上板梁是终点,所以板梁就成了方圆百里的商埠之地。传说给杨贵妃送岭南鲜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飞马传送的。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何乐而不为
      龙泉古庙是板梁最早期建筑,先有庙后建村。上庙是五步台阶,湘南古文化中台阶数是很有讲究的,都是用奇数,在卦相里奇数为乾,即为阳,偶数为坤,即为阴,阴是不用的。据老子道教理论:一为气、三为生、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人生必需;七为齐全,九为最大数,九九归一,聚满再生。往下大家看到的台阶布置都是这个原理。龙泉古庙是百姓求财求平安的庙宇,四季香火很旺,现保存的古青石雕大香炉是道光十六年捐造的。
何乐而不为
      板梁私塾是板梁最早期学府。板梁先祖崇文,耕读持家是古训,有文字的纸都是不乱丢的,要送到接龙桥的逝纸楼去化掉。清代出了个三品官都就读过这所私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板梁私塾不大,但名气不小。私塾里的天井已有600多年历史了,雕刻图案很原始,是很珍贵的古石雕。板梁的先祖把学子看成鱼,企盼鲤鱼跃龙门,私塾学知识的地方,所以井里的大鲤鱼是不动的。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莲花石座金叶树
在青泉旁有一棵上千年的珍稀树种——金叶树,该树直径约80厘米,高20多米,生长在一座10多平方米的大山石上,远看似大树坐落在莲花蓬上,真是壮观。与之隔溪相对有一棵直径1.5米的大樟树,可惜被毁只留下树蔸。
何乐而不为
一夜建官厅
       刘昌松寻求仕途多年未归,家中系族懦弱。多次想在公厅侧盖房都得不到族人应允,房基筑好后也不准建造,家父告苦连天。其时刘昌松已官居要职,衣锦还乡省亲时闻知此事非常气愤,多方协商未果,一怒之下调来100名兵士,一夜之间就强行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房舍,并即时搬入居住,之后村民就叫此厅屋为“官厅”。“官厅”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何乐而不为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https://www.meipian.cn/2wr9p4xs,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2266
4
0
1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何乐而不为

有志者事竟成,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