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共 6 首,BWV 1007-1012)是巴洛克时期大提琴音乐的巅峰之作,创作于 1717-1723 年左右。这些组曲完全依靠大提琴自身的旋律线条与和声张力构建音乐,展现了巴赫对复调音乐的极致掌控,以及对乐器表现力的深刻挖掘。
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流传后世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有着跨越时空,超越文化界限的艺术魅力。
巴赫 共有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举世无双
乐曲共有6套36首曲目,包括六种风格各异的舞曲:序奏(Prelude)、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库朗舞曲(Courante)、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小步舞曲(Menuet)、吉格舞曲(Gigue)。这些都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舞曲样式。它被誉为是大提琴界的圣经,几乎每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都会或公开演奏或灌录唱片。其中,卡萨尔斯、富尼埃、杰诺斯·斯塔克和罗斯特洛波维奇的通常被认为是较出色的版本。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也曾灌录唱片《巴赫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