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5 月,戏曲协会在热爱与期待中诞生,自此开启了“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地方戏曲”的艺术征程。同年九月重阳 “老年节”,我们带着满腔热忱,登上县委宣传部举办的 “践行十九大,助力脱贫攻坚” 文艺汇演舞台,奏响中国民乐《喜洋洋》《金蛇狂舞》两支曲子。跳跃的音符,传递着喜悦与力量,也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悠扬的旋律还在耳畔回响,更动人的乐章即将奏响!二胡,作为我们戏曲协会的主打乐器,见证了无数个汗水与坚持交织的日夜。从最初仅有两三人能执弓弄弦,到如今八位老同志并肩登台,这背后是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勤学苦练。每一次琴弦的震颤,都凝聚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协会的龙建平、陈爱祥、李登华等八位先生,他们将带来二胡齐奏《南湖红船》。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长河,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红船精神里那份永不磨灭的坚定信念与开拓勇气!
三穗戏曲协会,有一位传奇人物,大家亲切地叫他 “肖笛”,他就是肖政刚先生!七十年代,他以文艺兵的身份踏上艺术征程,用音符编织青春的华章;退伍后扎根县文化馆,在放映机的光影里、宣传画的色彩中,持续散发艺术光芒。退休后的他,依然初心不改,加入协会继续追逐热爱。舞台上的他,笛声一出,便惊四座,悠扬的笛声如春风拂过草原,似骏马奔腾在旷野。他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奏响丰收的喜悦;《牧民新歌》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壮美。今天,他吹奏《帕米尔的春天》,带我们穿越千山万水,领略帕米尔高原那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绝美春色。
戏曲协会的姊妹们学习吹葫芦丝的精神,值得人们钦佩称赞!
初次接触时,是在那段特殊的 “疫情防控” 日子里。没有下乡演出任务,姊妹们却未曾停下艺术追求的脚步,开启了自学之路。《映山红》那旋律宛如革命的火种,在大家心中点燃对新技能的向往。人数也从一两人,到如今的十四五人已然能够自信登台,吹响具有一定难度的曲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葫芦伴舞《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一同沉醉于葫芦丝圆润空灵的音色,与傣族舞优雅婀娜的舞姿所编织的浪漫诗篇中,真切领略傣家儿女的热情与柔情,感受中华民族艺术交融所散发出的璀璨魅力吧!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场视听盛宴的又一亮点——
葫芦丝、笛子合奏《美丽的漓江河》。舞台上,16位演奏者并肩而立,葫芦丝在他们手中仿若被赋予了灵魂。当第一个音符轻轻跃出,那圆润空灵的音色,恰似漓江之畔的晨雾,轻柔地拂过每一位听众的心田。而笛声的加入,犹如江面掠过的清风,与葫芦丝相得益彰,一柔一刚,恰似漓江水的灵动与两岸山峰的挺拔相互呼应。让我们仿佛能闻到漓江水的气息,看到渔舟唱晚的宁静画面。
戏曲协会的李登华老师登场!他平日身为私立幼儿园的驾驶员,于孩子间播撒温暖与希望,为他们的人生起步保驾护航。而在戏曲协会,李老师瞬间化身为乐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乐队大合奏里,杨琴经他敲打,声如珠落玉盘,节奏明快、音色清脆,为旋律注入灵动活力;吹葫芦丝时,他是技艺超群的指导老师,将自身深厚造诣倾囊相授,让悠扬婉转的葫芦丝声在众多学员手中延续传承;拉起二胡,弓弦之间,或如泣如诉的忧伤,或欢快跳跃的愉悦,信手拈来,用弓法与指法讲述动人故事。主吹电子管,他更是将这乐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音色醇厚圆润,如美酒般浓烈醇香,低音区像大地般深沉厚重,能感受到土地深处涌动的力量;中高音区明亮华丽,如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带来希望与温暖,那富有穿透力却不失柔和的音色,完美契合各类曲风,或激昂澎湃,或细腻委婉,总能精准传递情感;拉起二胡,弓弦之间,或如泣如诉的忧伤,或欢快跳跃的愉悦,信手拈来,用弓法与指法讲述动人故事。
今日,让我们静候李老师以电子管吹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去领略他如何借电子管醇厚音色,将陕北大地的壮美、红军战士的豪迈,如诗如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一起沉浸在那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
悠扬的旋律穿越青山绿水,欢快的节奏敲响幸福节拍。我们的舞台就是连接艺术与乡土的桥梁!接下来,由协会的万继荣、李定荣与特邀嘉宾吴虞先生共同演奏一曲。他们分别用芦笙、板胡和电吹管三种风格各异的乐器,碰撞出奇妙的音乐火花!一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带我们感受交通动脉为苗乡带来的希望;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响边疆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请您聆听这充满乡土情韵的音乐盛宴!
“埙”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族乐器,又称“陶埙”,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石器时代的产物。千年“埙”音,穿越时空的长河,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越剧经典,流转岁月的芳华,吟唱着动人的情愫。接下来,有请会员陈礼献老师登场!他将用那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埙,吹响越剧《红楼梦》中的经典曲目《卷珠帘》。当古朴醇厚的埙声与婉转细腻的越剧旋律交融,会碰撞出怎样令人沉醉的艺术火花?让我们屏息凝神,一同走进这如诗如画的音乐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情!
从村头到舞台,从党徽到乐器,李定文同志用双肩扛起责任,用热爱奏响生活的旋律。他不仅是村民心中办实事的好村干、坚守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更是一位用萨克斯谱写浪漫的艺术追光者。请您跟随李定文老师的萨克斯旋律,一同奔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那片广袤天地间的宁静与壮美。
这是侗家姑娘出嫁时的喜庆场面,由协会的万继荣、陈礼献两位老师吹奏。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彩带飞舞,姑娘在亲人的祝福中,迈出了新的人生旅程。沿途的路人,无不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驻足欣赏,共享这份喜悦。唢呐声声,传递着侗家独有的浪漫,也见证了新人一生的承诺。让我们为新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愿他们的新婚之路如这唢呐声般悠扬,生活美满,幸福长久!
生命的韧性总是超乎想象,舞台上的光芒永远为勇者而闪耀。协会的秘书长杨遵华老师虽至古稀,却以惊人的毅力书写着动人篇章。在三年疫情期间,即便经历肺结节切除手术,他也未曾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用口琴吹奏锻炼肺活量。这把小小的口琴,在他手中不仅是康复的工具,更成为了热爱生活的见证。如今,杨老师已能熟练吹奏多首曲目。下面,就让我们屏息聆听他带来的
口琴独奏《赛马》,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这位古稀勇者与生命博弈的豪情!
注:戏韵邛水系列:《梨园经典篇》《丝竹琴声篇》《舞动夕阳篇》《品情雅韵篇》《竹板传情篇》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