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VV,魏晋杂谈——以貌取人

偶然

魏晋杂谈——以貌取人

2020-09-12 阅读 4110
偶然
偶然
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圣人的意思是警示我们,从相貌上判断人是不可取的,容易错失澹台子羽这样的人才。但是,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其实每个人都有“以貌取人”的心理。只不过,“以貌取人”是个贬义词,直率讲出来的人很少罢了。
偶然
魏晋乃至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达官显贵和士人追求漂亮仪容、自然飘逸。鲁迅于1927年首先提出“魏晋风度”一说,被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解读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概言之,魏晋时期,人们崇尚超然绝俗的美,以貌取人走到了极致。
偶然
古代四大美男一说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和卫玠,另一说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和卫玠。前者除了宋玉,潘安、卫玠和兰陵王三位都出于魏晋南北朝;后者则全部出于魏晋南北朝。潘安为四大美男之首,《世说新语》记载 “妙有姿容,好神情” ,年轻时驾车出游洛阳道,被女粉丝团团围住,还往车上扔水果。此即成语“掷果盈车”典故的出处。
偶然
魏晋人推崇肤白,常用“玉”“珠”“脂”来形容姣好的容貌。《晋书》用珠玉和明珠来赞美卫玠(字叔宝),载“杜乂肤清,叔宝神清”。“清”从描述外貌上升到描述精神,形容卫玠的品格清明、澄澈。卫玠由豫章(今南昌)至京都(今南京),为了一睹美男风采,看他的百姓围得像一堵墙,“玠劳疾遂甚” ,最终去世。此即成语“看杀卫玠”典故的由来。与卫玠对比的杜乂同样容颜秀美,书圣王羲之赞他“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偶然
魏晋南北朝,风姿飘逸的人物素来为社会上中下三层尊敬。《世说新语》记载:庾统与诸弟入吴,想在亭中过夜,无名之辈挤满屋子,没有躲避的意思。庾统说,我试着看一下。于是领着个孩子拄拐出现,那些人叹服庾统的神姿四散而去。
偶然
以貌取人的极致是颜值能够替自己开罪、救命。东晋苏峻作乱时,温峤与庾亮一起投奔陶侃,陶侃认为庾氏兄弟是怂恿苏峻作乱的原因,不杀不足以谢天下,温峤劝庾亮去见陶侃,当陶侃见到庾亮的风姿后立刻改变了想法,每日请庾亮喝酒,谈笑风生,爱不忍释。
偶然
《世说新语》还有一个是对人物风神品藻的故事,很有意思。谢玄(东晋名将,淝水之战晋军先锋)夸赞自己的姐姐,张玄表扬自己的妹妹,两大名士还互相较劲。有一次,一位尼姑分别拜访了谢家和张家。
偶然
出来之后,“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阁之秀。”王夫人就是嫁给王凝之(王羲之次子)的谢道韫,神情散朗与清心玉映自然都是好的,不过想想魏晋人对玄味气质的崇尚,尼姑将谢道韫的风神仪容上升到竹林七贤的高度,清心玉映只能是“小家碧玉”似的贬义恭维。风神清会,不滞于物,真是令人神往。
偶然
时至今日,纵然有微信、QQ、微博等诸多先进的交流渠道,人们也难以有几位好友,有共同的闲时,畅谈心中的感慨。只能匿身于别人圈定或者辟好的角落,努力写下些许轻松的文字,然后,以某个子虚乌有的名字发表。既然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如此困难,也就只能以貌取人了,至少这可给我们一些感官的愉悦。坦称自己以貌取人的人,虽不免有夫子自道之嫌,但其不虚伪的真诚倒颇有几分魏晋先人的遗风!
偶然
摄影:自言自语、胖鹏,影视剧照
音乐:曹芙嘉《美丽》
偶然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2433
42
0
11733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偶然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