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城长江北岸,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名称由来:据东汉《列仙传》和晋代《神仙传》记载,两汉时期阴长生、王方平在丰都名山修炼成仙,结合道教的北阴大帝、佛教的“阎罗王”和鬼帝之说,形成了丰都名山鬼城的传说。唐代诗人李白“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的诗句,使其声名远扬,成就了“天下名山,世界鬼城”的品牌。
• 历史沿革:名山原名平都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更名。自晋至隋、唐代,名山相继建道教观宇,明末清初殿宇大多毁于兵火。乾隆十七年,道教没落,佛教兴起。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酆都”改为“丰都”,1980年起,鬼城历经多次修复。
• 主要景点:有奈何桥、鬼门关、天子殿、寥阳殿、十八层地狱、望乡台等数十处景点。奈何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桥长7.2米,跨度3.3米,拱高2.55米,桥面呈弧形,宽2.5米,桥下为血河池。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传说中,人死后需持有路引才能通过。天子殿是鬼城的核心部分,最早修建于西晋,现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重修的,全殿占地2431平方米,由牌坊、山门、殿堂三部分组成。
• 文化意义:丰都鬼城融合了道教、佛教及民间巫傩文化,形成独特的生死哲学,通过具象化的地狱场景,传递“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传统价值观。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庙会”期间,会举行傩戏、鬼面舞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