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资讯,VV,环城之赛,跑过城市巨变(奋斗征程 体育足印)

金台资讯

环城之赛,跑过城市巨变(奋斗征程 体育足印)

2021-04-26 金台资讯 阅读 415
4月24日,2021北京半程马拉松开跑,马拉松名将彭建华率先撞线。 北京半程马拉松组委会供图
核心阅读
从1956年创办至今,北京半程马拉松跑过65个春秋,参赛人数持续增长,办赛水平逐步提升,赛事影响不断扩大。这场“环城之赛”不仅用跑者的脚步丈量着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也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中悄然记录下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萌芽和生长。
4月24日清晨,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万余名跑步爱好者齐聚于此,身着专业的参赛服、跑鞋,为即将开始的赛事做着准备活动。7时,2021北京半程马拉松准点开跑,全国马拉松冠军彭建华等知名选手领衔出发,为比赛增添了更多亮色。
回望1956年,千余名选手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拉开了北京春节环城赛跑的大幕。如今,北京春节环城赛跑已逐步演变为获评世界田联标牌的北京半程马拉松。在65年间,这场“环城之赛”不仅用跑者的脚步丈量着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也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中悄然记录下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在一座城市的萌芽和生长。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从我们参赛的情况就能看出来”
为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1956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创办了以“胜利杯”命名的环城赛跑。1450名来自工厂、学校、机关等不同工作岗位的选手参加了这场比赛,曾被称为“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长跑竞赛”。从第二年开始,比赛改名为春节环城赛跑,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举行,一早来到长安街或赛道沿途,为参赛运动员加油助威,从那时起便成为很多北京市民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
赛事一经创办便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时间推移,比赛规模和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到1965年,已有7300余人报名参赛,从那时起,报名选手需要在各区县先进行初赛,晋级者才能参加春节环城赛跑。今年58岁的李华仲已经参加了20多届赛事,1982年首次参加春节环城赛跑时,他便是通过所属区县的元旦长跑比赛脱颖而出,拿到了参赛资格。
此后,春节环城赛跑又先后历经春季长跑赛、国际长跑节等阶段,并于2016年演变为现今的北京半程马拉松。65年来,历久弥新的赛事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升级扩容。
在李华仲看来,感受最深的还是参赛者身边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刚参赛的那会儿,我蹬上球鞋就去跑了,那时候还有人穿着秋衣秋裤参赛。”李华仲说,“看看现在,我穿的是碳板跑鞋。”确实,放眼望去,如今的跑者无不是穿着专业、装备精良。
参赛者身边的变化,不只跑鞋和参赛服。补给,从馒头、米饭变成了能量胶、运动饮料以及专业食谱;奖品,则从书签、圆珠笔、笔记本、绒衣绒裤等生活学习用品变为了纪念性的奖牌;报名,也从当年拿着户口本、体检证明去现场变成了现在在网上轻轻点击即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从我们参赛的情况就能看出来。”李华仲说。
“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地标性建筑,是一条非常好的赛道”
从天安门前向西,沿环行电车道,经西单、西四、平安里,向东经北海后门、铁狮子胡同,再向南经东四、东单,折返天安门原起跑点。这条长约13公里的路线是环城赛跑初创时期的赛道。
年轻跑者如果看到创办时的比赛场景,一定会大感新奇。发令枪响后,由3辆摩托车作为引导,赛道也非完全封闭,一旁还有“铛铛”驶过的有轨电车,当时的观众甚至能进入赛道,在参赛者身后身旁,骑着自行车跟随,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对于当年那条环绕北京城中心区域的赛道,2017年才开始参加比赛的于文涛没有太多了解,如今的赛道倒是让他赞不绝口:“从天安门广场出发,沿长安街向东到东二环北上,最后的终点就在‘鸟巢’边,这里可是北京奥运会的象征。全程约为21公里,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地标性建筑,是一条非常好的赛道。”
2016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升级成为北京半程马拉松,同时对赛道进行了优化设计,终点改设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外的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伴随着一届届比赛的举办,赛道两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条路线从其间穿行而过,年复一年不断记录下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来帮我照张相,把终点拱门和‘鸟巢’照进去就行。”在终点,经常能够听到完赛者的这般请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鸟巢”一旁的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都将作为比赛场馆,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这条赛道还将书写新的内容。
“现在北京除了全马和半马,还有各区的马拉松赛,跑友选择很多”
本届北京半程马拉松的终点线前,观众见证了精彩时刻:名将彭建华凭借强势的冲刺胜出,以1小时04分53秒的成绩为这条赛道创造了新纪录。再有两个多月,他就将作为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代表,出征东京奥运会。而在65年前,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技工学校的教师张威率先冲过终点线,成为环城赛跑的第一个冠军。从张威到彭建华,马拉松长跑运动的发展也保持着高速度。
回想当年,成规模的长跑活动并不多见。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的李战哲在1977年的环城赛跑中获得第七名,推自行车跑步、追赶公共汽车是他当时主要的训练手段。李华仲则是由一名喜爱跑步的老师带领,和全班同学一同早起跑步锻炼身体,养成运动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民健身的需求和重要性日渐凸显。在群众健身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赛事活动回应着人们的需求。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取消群众性赛事审批,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与人数连年提升。据中国田协统计,2019年共有规模赛事1828场举办,累计参赛人次达到712.56万。“现在北京除了全马和半马,还有各区的马拉松赛,跑友选择很多。”李华仲说。
如今,世界田坛顶级的精英白金标赛事,国内就有上海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两场。“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长跑竞赛”的称号,也早已不属于环城赛跑。然而,今年报名的火爆场面,仍然证明着这项赛事旺盛的生命力。历经65个春秋,作为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亲历者”,环城赛跑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无法取代。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6日 15 版)
延伸阅读
原文转载自人民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92
0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