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08】《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之一。
【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一百零七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141篇。
【2】先看本篇的题目。本篇的题目叫“病能论篇”。“能”就是“态”的意思,“病能”就是“病态”,也就是病的形态、病的症状等。所以,本篇探讨的主要是若干疾病的病态和病证。在本篇,主要讨论了“胃脘痈、卧不安、不得仰卧、腰痛、颈痈、阳厥、酒风”等七种疾病的病态和病证。
【3】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问答,全文大约有750字左右。下面一段一段来学习。
【4】先看第一段。原文:“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5】这一段对话主要讨论的是“胃脘痈”。黄帝问道:对于患有“胃脘痈”的病人,应该怎么样去诊断呢?岐伯回答说:(1)诊断这样的病人,应该从诊断胃脉入手。(2)因为沉细脉象表示的是气逆的证候,如果一个人的胃脉是沉细的时候,说明这个气逆的病人其人迎脉象是非常亢盛的。而人迎脉象的亢盛表示的是体内有热。又由于人迎脉属于胃经上的穴位,所以,当人迎脉显示的是气逆和亢盛的脉象时,就表示了内热积聚在了胃脘处而无法运行。因此,也就出现了“胃脘痈”的症状。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