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先声,VV,菲律宾音乐都起飞了,不会就华语乐坛不行了吧?

音乐先声

菲律宾音乐都起飞了,不会就华语乐坛不行了吧?

2023-11-15 音乐先声 阅读 4378
作者 |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

闯美的风,从K-Pop刮到了P-Pop(Philippine pop,菲律宾流行音乐)。 

在K-Pop扎堆报名2024年格莱美颁奖礼提名候选之际,来自菲律宾的当红男团SB19(前韩国经纪公司ShowBT首字母缩写)同样加入了这场角逐。自今年5月以来,这支男团发行的单曲《Gento》便持续席卷全球短视频平台,不仅引起K-Pop艺人扎堆参与,也在华语地区掀起不小的翻跳热潮。 

而SB19也在今年开启北美地区世界巡回演唱会,并接棒大多K-Pop男团的闯美路,在索尼音乐的助力下频繁亮相电台、演出节目等,2022年便以单曲《Bazinga》盘踞Billboard Hot Trending Songs七周榜首,打破了BTS此前凭借英文单曲《Butter》在该榜单创下的纪录。 

以SB19为新的开局,P-Pop在国际乐坛的声量也在多方势力的参与之下,正在以破竹之势逐渐进入全球视野。 

P-Pop发展简史

早在70年代,P-Pop一词被开始广泛用作形容菲律宾国内的流行音乐,但由于作为美国知名度的历史背景,最初仅是用来指代使用他加禄语或是俚语版本的他加禄语演唱的以民间摇滚为灵感的“运动音乐”。 

比如1978年,Freddie Aguilar以父子关系来讲述本土政治的单曲《Anak》在50多个国家发行、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传唱,这种政治化音乐作品的潮流也构成了P-Pop的雏形。自1978年以后,菲律宾广播电台还被要求每小时至少播放三首P-Pop歌曲,来加深大众对于菲律宾文化的了解、提高P-Pop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减少西方音乐对本土的影响。 

基于此种需求,OPM(Original Filipino Music)也顺势而生,其也令P-Pop在80、90年代发展定型中保留极为明显的本土特色。所谓的OPM,指的是60、70年代,唱片公司为了区分菲律宾人原创音乐而诞生的标签,但仍旧受欧美流行乐影响,多以R&B、民谣、另类音乐、爵士等为主,且歌词多为他加禄语,一般不涉及唱跳。 

说白了,便是菲律宾化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音乐的政治性。以OPM为主的P-Pop男团Press Hit Play便指出,“OPM是所有P-Pop的根源”。 

而如今的P-Pop则具有更为通俗、易传播、流行化,含有一定政治隐喻的原创音乐特征,且以传递深层次的信息来吸引年轻群体的共鸣。比如SB19的大热单《Gento》,便是一语双关,表面上阐述梦想,实际上则是以加州淘金热讽刺所谓的“黄金时代”政权、向底层工人致敬,其MV中淘金矿工、以及无厘头形象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其提供了接地气的包装。

当然,在90年代至千禧时期,P-Pop便早早接受了J-Pop、K-Pop等亚洲流行文化浪潮的冲击,尤其受K-Pop影响颇为严重。2008年,吸收K-Pop电子流行音乐浪潮诞生的Pop Girl,便是第一次迭代中的试验品,包括此后的XLR8也是如此。 

但由于缺少成熟的产业链支撑,当年的这些尝试也大多被看作是K-Pop的劣质复刻。直到2009年,作为前2NE1成员出道的菲律宾韩裔成员Sandara在全球爆红,也令菲律宾开始深入“韩流”。 

随着少女时代、BTS等二、三代K-Pop偶像在东南亚的流行,K-Pop所展现出的精致化包装的舞台表演、视听效果,令菲律宾本土出现了大量民间翻跳、翻唱团体,偶像文化的受众也愈加庞大。比如SB9在2019年发布的舞蹈视频《Go Up》,便是凭借K-Pop风格的舞蹈编排与视听效果,在YouTube上达到超过520万的播放量,而SB19的崛起也更加刺激菲律宾业内打开思路,转向从K-Pop获取灵感和受众。 

同时,2018年,日本女团AKB48所开设的海外姐妹团MNL48在菲律宾成功出道,这支以马尼拉为据点的日系养成偶像女团,也令P-Pop从业者看到了系统化的选拔、训练、出道、养成、毕业制的“人海战术”培养模式。 

也是在这一年,菲律宾广播电视集团ABS- CBN在日韩模式的启发下,推出了针对16岁至19岁年轻男性练习生选拔的Star Hunt Academy企划,将入选者送往菲律宾、韩国、奥地利等地的知名导师旗下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旨在将本土音乐人引入国际市场。 

不难看出,P-Pop像是一个虚心求教的新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但不忘传播本土文化。Alamat创意总监Jason Paul Laxamana便指出,“一个事实是,K-Pop能够在不放弃韩语的情况下‘统治’世界”,这也成为了影响P-Pop艺人坚持将菲律宾本土文化融合作为打入国际乐坛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如何效仿K- Pop、J-Pop等前者将本土文化融入到P-Pop之中,也成为了如今P-Pop艺人集中尝试的方向。比如代表着菲律宾民族元素的解构主义Balabal Hari、靛蓝色Tayum服装、Kalinga战士纹身以及Vinta等,作为时尚元素随着SB19、Alamat等组合的活跃逐渐被海外听众所熟知;菲律宾受西班牙殖民时期影响下诞生的民谣Kundiman、小夜曲Harana等民族文化遗产也得以进一步对外传播。 

甚至,他加禄语、宿雾语、伊洛卡诺语等菲律宾地区语言,也通过P-Pop音乐人与英语进行融合的作品有所传播,多达182种的菲律宾语言系统也在P-Pop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伦敦大学博士Ruanni Tupas便指出,随着Alamat、SB19等P-Pop艺人将本土语言向外推广,这也将增强其在全球的认知。 

也正是因此,P-Pop的繁荣也驱动了国内音乐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菲律宾的音乐流媒体收入增长了18.2%、整体录制音乐市场增长了16%,也被普遍认为开启了快速发展阶段。 

可以说,P-Pop在不断破圈的过程中,已然渐渐摸索着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渠道,澳大利亚麦格理学院国际研究讲师Dr.Thomas Baudinette便指出,“与其说P-Pop与音乐类型相关,倒不如说是与制作和营销菲律宾文化相关”。

P-Pop的黄金时代来了?

放眼国际乐坛,菲律宾裔艺人的活跃愈加频繁。 

作为人均使用英语极为普遍的国家,菲律宾2007年,年仅15岁的菲律宾女歌手Charice因参加韩国真人秀节目《Star King》时,与Super Junior成员圭贤合作《阿拉丁》主题曲《A Whole New World》展现出惊人的唱功走红网络,一跃获得百万点击量;而后,更是接连登上美国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大热美剧《欢乐合唱团》等走红全球。在金牌制作人David Foster的加持下,Charice在2010年发布的同名专辑《Charice》也空降Billboard 200专辑榜单第八名,创下当时亚洲艺人最佳成绩。 

快进到2018年以后,除了SB19的成功出圈外,2020年,同样来自于菲律宾的男团Alamat是继SB19后第二个打入Billboard榜单的菲律宾组合,也是Billboard Next Big Sound榜单上升最快的菲律宾艺人,首次亮相便排名第二。 

而被誉为“P-Pop王牌的五重奏”的组合BGYO,则在出道之初便将多语言版本歌曲作为闯荡国际乐坛的基础,包含日语、英文、泰语、印尼语、西班牙语等语种。2021年,该组合通过单曲《He’s Into Her》成为第五个登上Billboard Next Big Sound榜单的菲律宾艺人,位居第二;他们的另一支单曲《The Baddest》也曾连续两周在该榜单排名第一,成为菲律宾第一个打成这一成绩的艺人。 

在今年,BGYO也成功闯入格莱美所设立的亚洲流行之声排行榜,被格莱美评价为”重新定义了菲律宾男团的意义“,与SB19一同成为当下在国际乐坛最受关注的菲律宾艺人。 

2021年,菲律宾歌手Zack Tabudlo也凭借单曲《Binibini》在Spotify积累超过8400万流媒,成为菲律宾当年播放量最高单曲,并登上Spotify年度流媒体排行榜总结。同时,他也活跃在泰国偶像剧配乐制作方面,并随着《粉红理论》、Billkin的爆红,由此在中国、东南亚等地被熟知。今年6月,因参与英国歌手Mae Stephens爆红短视频平台的《If We Ever Broke Up》Remix,进一步在全球拥有一席之地。 

而被称为“亚洲凤凰”的女歌手Morissette Amon,则以翻唱福音为基调且融合R&B与Soul、伴有海豚音、大量超高音和爆破音等高技巧的名曲《Fly Like A Bird》(原唱Mariah Carey)一战成名,更是在2020年成为第一位登上Billboard Next Big Sound榜单的菲律宾女性音乐人。 

此外,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为活动据点的AKB48姐妹团MNL48、在TikTok上拥有超过9000万粉丝(该平台粉丝量第三高)的菲律宾与美国双国籍网红歌手Bella Poarch、菲律宾裔澳大利亚歌手James Reid等的活跃,也令P-Pop在全球乐坛不断刷新存在感。 

换言之,P-Pop的繁荣已经在国际市场拿到了入场券。 

为什么P-Pop能够成功打入全球乐坛?

近些年,东南亚地区普遍开始经济复苏,菲律宾也不例外。像去年上半年,菲律宾GDP便同比增速7.8%,达到1980亿美元。而经济的增速,也令本土居民的收入增长,对于娱乐消费需求增强。 

据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菲律宾人口总数超过1亿,其中Z世代人口占比过半,这些年轻人也同样是娱乐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比如菲律宾超过1亿的人口中,付费订阅流媒体的占比便超过63%。

另一方面,菲律宾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善、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也推动着该国成为全球社交媒体发展最快、用户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Datareportal数据显示,2022年,菲律宾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1%,超过99%的互联网用户人均至少使用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且使用时长也位居东南亚第一。比如Facebook作为菲律宾用户常用的头号社媒软件,今年以来月活用户人数便维持在超过7000万。 

而菲律宾人对于社交媒体的狂热,也为P-Pop在全球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基础。

比如2019年,SB19成为第一个打入Billboard Top Social 50的菲律宾艺人,其也在2021年入围Billboard Top Social Artist奖项时,凭借菲律宾本土强号召力的社交媒体投票,力压SEVENTEEN、Stray Kids等K-Pop偶像,进入最终提名。 

而在P-Pop尚未形成新潮之前,菲律宾粉丝便是托举K-Pop艺人YouTube播放量、各大榜单投票的中坚力量,像BLACKPINK、TWICE等历代所发布的MV所创下的播放量纪录,菲律宾占比均位居前列。 

在人才储备方面,菲律宾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人口红利外,得益于其文化杂糅、包容的背景,宗教中的儿童唱诗班文化也在本土绵延。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在公共场所演唱高技巧、高难度歌曲传递福音的歌唱文化,也令菲律宾的“全民声乐”教育十分普及且频频出圈,一度也被称为“Vocal大国”。 

在菲律宾天后Regine爆红国际后,上至官方下至民间,也开启了全民普及Regine唱法的热潮;而后随着Charice席卷国际乐坛,菲律宾更是进一步加强声乐演唱教育,全民均拥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因此,即便是偶像产业,菲律宾偶像的业务水准也相对有较好基础,极大提高了表演观赏度,像是MNL48便被普遍认为是全球48Group中实力最为出色的团体;SB19也因过硬的开麦实力,在中国、韩国、欧美等地不断吸引新的粉丝群体。 

这也吸引其他国家的经纪公司试图在此挖掘潜力股,韩国Careless Music的CEO Jeffery Oh便指出,“菲律宾的人才比韩国的要好,只需要投入金钱和时间,这里有很多机会超车。” 

除此之外,菲律宾这一付费率极高的消费市场也同样吸引着流媒体平台的进入,且为P-Pop走入国际乐坛提供了被发现的机会。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434
0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音乐先声

一个较为硬核的音乐博主。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