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源
据史料记载,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其实,这是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绒花”,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
绒花
因其特殊的手法直到现在都无法用机器生产,只能手工制作。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绒花在康熙、乾隆年间盛极一时。造型上,可与真花媲美,经久不衰;寓意上,绒花谐音“荣华”,具有吉祥祝福之意。因此,绒花不仅深受后宫佳丽的喜爱,民间也有规模浩大的“花市大街”,集中销售绒花。所以,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由来已久。
皇后妃子们佩戴的绒花最为华丽,花朵盛开,发髻两边花团锦簇的。富察皇后喜爱戴的紫色绒花多次出现过,为菊花样式,紫色是中国古代彰显身份显赫的色彩,与富察皇后内敛秀贤的性格也格外相称。
南京绒花的色彩以大红、粉红为主,中间辅绿,间以黄色点缀,显得明快富丽。南京绒花的题材,则多取自民间喜闻乐见的事物,运用家喻户晓的吉利语言,寄托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