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梁 雪
敬爱的老师,美女姐妹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古韵的光辉”诗词学习平台入住女真美旗袍会一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感恩晶曦老师为我们创建的古诗词学习平台,引领大家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走进古代诗人名家春花秋月的诗情画意,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词滋养静化我们的心灵,让大家提升了品味陶冶了情操。德艺双馨的晶曦老师大爱付出不求回报,除了开设重温经典唐诗宋词的“古韵的光辉”还有”深柳读书堂”等系列学习平台,旨在培养姐妹们内在修养,让我们生活里不再只是柴米油盐的烟火人生,更有美妙诱人的诗和远方。感恩一路有您!
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苔》
这首诗风虽没有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也没有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可我更喜欢这怡然自得的清新感觉。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听到这首小诗,你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整首诗音韵和谐、有形有意,精致小巧、朗朗上口还不晦涩,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苔”就是我们所说的苔藓,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苔依然肆意生长,生命依旧努力萌发。
诗人最后两句用了两个很特殊的词“如”和“学”。咋一看,以为是对苔花的不懈,殊不知,诗人真正想说的是对苔花的褒扬。苔花自有苔花的美,苔花的美在于精致,在于或许在别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敢于绽放的精神。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上,看到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们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苔》这首诗。
乡村教师梁俊用一首歌的时间,让这首沉寂了三百年的小诗,重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悠扬的吉他声和清澈的童声中,我们看到了山里的孩子对于白日的渴望。梁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在他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能等待出绽放的那一刻。
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不正像小小的苔花,凭借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突破环境的滞碍,展现出独特的优雅。平凡渺小的苔花也有盛开的权利和机会,就好像平凡的人们也一样有自己的目标和志向。
《苔》能走进亿万中国人心中,它不该是《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光环,也不该因为是孩子们的天籁之音,而应该是这首诗所蕴含的精神。我如苔花一般渺小,但我的内心却如磐石一般坚毅勇敢,尽管我没有牡丹一样耀眼,也要绽放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正是这种渺小的坚毅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亿万人感动落泪。
这段视频让我感触很深,不管当下有多艰难,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人活着就应该这样,即使我们出生普通人家,即使我们在世人眼里卑微得不值一提,也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活出生命的骄傲,活出人生的精彩。
苔花悄然无声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它不会因为别人在意与否,仍然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我的这篇文字也特别希望之前在晶曦老师的倡议下女真美旗袍会捐助的学生小海涛能够看到,希望他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像苔花一样努力绽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