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053】《灵枢·岁露论第七十九》之二。
【1】先看第一段。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
【2】这一段对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说:医学的经典著作上曾经说过,如果夏天受到了暑邪的伤害,那么,到了秋天就一定会得疟疾。而疟疾的发作又很有时间性,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1)邪气先从督脉的风府这个穴位侵袭到人体,然后从脖颈沿着后脊向下。(2)卫气在一天一夜间,绕人体五十圈。按照通常的道理,最初卫气是和邪气交会在风府穴。之后,每过一天,卫气和邪气相交的位置就会向下推一节。也就是说,卫气和邪气的这种交会,每次都往下推下一节,而且还一天晚于一天。(3)因为邪气先埋伏在了脊背处,所以,每次当卫气运行到风府的时候,腠理就会打开。腠理打开的后果就是邪气又会趁虚而入。邪气侵入进去的后果就是疾病的发作。这样,从风府算起,卫气和邪气的交会的部位就一天一天的下移、疾病发病的时间也就一天比一天往后了。(4)如果把卫气和邪气交会于风府的时间作为第一天算起的话,那么,每天向下移动一节,到了第二十一天的时候,这种交会的部位就到了尾骶骨处。到了第二十二天,就进入到了脊内,注入到了伏冲脉。(5)随后的九天,这个动作又开始向上移动,一直到达缺盆处并从两穴位的中间出来。(6)因为这一段时间卫气是逐步向上移动的,所以,发病的时间就一天比一天提早了。(7)如果邪气向内侵袭到了五脏、影响到了胸腔脏腑的系膜,但由于这个时候的邪气距离体表比较远、在体内侵入的比较深,所以,反应的就会比较迟钝。因此由邪气导致的疾病也就不可能天天发作了。只有等到第二天这种邪气积蓄起来以后再一并发作,这就会形成通常所说的“间日疟”。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