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济古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济为查姓村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隋时查伟致仕后举家迁于此卜居,唐盛,宋元稍衰,明末清初进入鼎盛。
古村建筑以三条溪为轴线,以各祠堂为节点,红楼桥以上为生活区,以下为商业区,村落布成“人”字状,地下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采用“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同时兼具江南特色,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类型丰富,组合多变。
古宅的屋顶马头墙、门坊墙柱和窗棂门楣上都饰有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艺精湛。
主要景点
德公厅屋:唯一残存的元代建筑,位于水郎巷,仅存100平方米,屋内有16根少见的楠木柱,门楣刻有元代“鲤鱼跳龙门”石雕。
二甲祠:约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查济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采用五凤重檐式门楼,门楼上精雕“空城计”等戏文图案,“见木不见砖”,木雕、石雕精致。
红楼桥:明代建造的石桥,桥南曾有三层小红楼,是官宦、乡绅及名人雅士品酒、饮茶、作诗、赏景之处。
宝公祠:始建于明代,又称敦素堂,是查济现存最大的一座祠堂,坐南朝北,位于许溪下游的要道,正立面凹形大门,两侧花砖贴面墙,祠堂平地而建,气势磅礴。
洪公祠:依势建在山坡之上,天井里挖掘两口天然泉水的井,代替了祠堂的传统金水池,井水大旱不竭、暴雨不溢。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查济古村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徽派古村落之一,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工艺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古村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旅游价值:查济古村素有“中华写生第一村”之称,是写生、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和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