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9月千星万创计划,VV,东门岛门头山游学记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东门岛门头山游学记

2025-09-13 阅读 4281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怀揣着对未知海岛的憧憬,2019年8月26日我踏上了东门岛这片充满神秘与历史韵味的土地。东门岛门头山,宛如石浦镇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的东海之畔。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初上东门岛,便听闻1934年电影艺术家蔡楚生到此拍摄《渔光曲》,这是东门岛打开大门迎接外界的第一次契机。电影如一扇窗,让东门岛的故事得以传扬。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渔业经济也十分发达,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沿着山路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门灯塔。这座灯塔是宁波市第一座由民间出资建造的近代灯塔,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民国四年,任筱和、任筱孚兄弟筹资买下东门门头山并建造了灯塔,为过往船只引航。这份情怀令人动容。灯塔虽历经焚毁、重建、沦陷、修复等坎坷,如今已不再承担引航重任,却成为象山人文胜景之一。站在灯塔前,我不禁想起蔡元培先生当年避难于此,“出其东门,介尔昭明”的题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动荡的历史,也展现了任氏兄弟的侠义之举。“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海域,守护着过往的船只和岛上的居民。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山上还有渔民们纪念任氏兄弟的墓葬和碑亭,塔旁亭阁内立有清代榜眼喻长霖撰书的《象山东门岛灯塔记》碑。另一侧的海防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石碑上,“以史为鉴,强我中华”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些古迹遗物,如同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老人,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站在门头山,俯瞰整个东门和对面的石浦。正值休渔季节,石浦港内渔船云集,桅杆上红旗飘飘,“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好一派壮观景象,令人心潮澎湃。东门渔村历史悠久,早在唐神龙二年就是辖区之一,明代时更是与宁波卫、定海卫和观海卫并称为中国四大卫的昌国卫。时至今日,岛上还能依稀可见抗击倭寇的大炮和防护城墙,山顶的炮台、铜炮虽历尽风雨沧桑,却时刻提醒着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辈们为了守护家园,不惜付出一切。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山上供奉的妈祖神像和海神庙,庇佑着世世代代出海的渔民。“妈祖护海佑苍生,渔舟唱晚盼归程”,石浦妈祖文化由来已久,渔民出海前向妈祖祈福,以求平安丰收。这座高10余米的妈祖玉雕像面向东海,守护着世世代代的东门渔民。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广场上那个巨大的黄色圆圈,内有英文字母“H”和箭头,这是直升机应急停机坪标志。它平时与广场设施融合,无需特别维护,却在海上突发事件时能发挥独特作用,承担起医疗救护、空中绿色通道的重任,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保障。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在门头山上远眺刚刚下过雨的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大海的波澜壮阔让人心旷神怡。这次东门岛之行,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东门岛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我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它让我明白,历史是我们前行的基石,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990
0
0
1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上海旭日东升【文声汇影】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