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妮(Bunny),VV,芭妮在线诵读《我失骄杨君失柳》-没有冷却的眼泪
芭妮在线诵读《我失骄杨君失柳》-没有冷却的眼泪
2020-12-26
阅读 2499
芭妮(Bunny)
芭妮在线诵读《我失骄杨君失柳—没有冷却的眼泪》-未知
00:00
12:13
《我失骄杨君失柳》
——没有冷却的眼泪
诵读:芭妮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元配妻子,是毛主席一生最爱的人。杨开慧故居在长沙板仓,前临公路,后枕小山,翠竹香樟环绕。
1982年3月10日,修缮杨开慧故居时,在杨开慧卧室后墙泥砖缝中,人们发现了一叠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书信手稿。1990年8月中旬再次修缮时,又从砖缝中再次发现了一叠杨开慧的手稿。这些书信手稿,主要内容是记述杨开慧对丈夫的思念和内心的忧伤。
尤其是第一次发现的手稿,长达4000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偶感诗》,被文史学者大量引用——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同时,还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第一次初见,你的言谈举止,忧国忧民、雄心救国的宏图壮志,使我深感你是个不平凡的男子,令我着迷。喜欢听你讲话,几天不见就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谁把我的信带给你,谁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革命有牺牲,若哪天你不幸离开了我,我和你一起面对!”
“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普通女性的温柔纯情,更闪耀着一个坚定革命者的灿烂光辉。
杨开慧对毛泽东爱的光焰,在阴暗的墙缝里,忘情无我地燃烧了半个多世纪,整整五十三年。当她柔美的光展示在世人眼前时,毛泽东已去世六年。
2014年,《解放军报》发表了与之相关的一篇文章,称其为“没有冷却的泪滴”。
1927年,毛主席把杨开慧和孩子们送回了湖南老家,从此作别。那时候,书信不通,杨开慧将无尽的思念和守望写成了文字,寄托着自己的深情。她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同时,也将那些书信分别藏在家中一些隐蔽的地方。
1930年10月24日晚,杨开慧被捕。敌人要杨开慧声明与毛泽东决裂,被杨开慧断然拒绝。杨开慧说:“我誓不屈服。”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带往刑场。她从容地走下黄包车,径直走向一座较高的坟堆。敌人向她连开两枪,杨开慧应声倒下,生命就此停歇。
在告别人世的那一刻,杨开慧向开枪的敌人怒目而视。后来,敌人怕她不死,追回来朝她又补了一枪。
那一年,她29岁。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毛泽东伤心欲绝,犹如万箭穿心,满含泪水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57年5月11日,毛主席给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千古绝唱——《蝶恋花·答李淑一》。
第一句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曾有人问毛泽东“(你写的这个)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苍天稀落泪,男儿也动容。
1959年,毛主席再次回到故乡。在这里,他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失去了众多的亲人。抚今思昔,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1930—1959,这相隔二十九年的夫妻对答,怎不感天动地?
杨开慧二十九年前对丈夫的挂念,此时此刻虽然还尘封在泥墙里,缺一直在冥冥之中,飞旋萦绕——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
虽然曾被尘封,但历史就在那里。毛泽东没有读到杨开慧的诗和信。我们读到了。
我们也读到了毛泽东的“我失骄杨”,我们体会到了这份深藏在毛泽东心里的真爱。我们在对毛泽东的敬仰中,又进行了一次关于爱的温习。
杨开慧,陪伴毛泽东一生的一株骄杨。
那是让毛泽东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的骄傲;
那是令中国女性为之泪水倾盆的骄傲;
那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骄傲。
诵读:芭妮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点个赞抢个沙发吧~~
更多>
点赞用户
加载中...
461
15
文章评论未开启!
0
0
分享
微信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微博分享
复制链接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复制链接成功!
芭妮(Bunny)
声音可触摸,微笑看得见!
关注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