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曜星君在我国民间指太阳星君、太阴星君、计都星君、罗睺星君、木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等九位星君,认为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道教也称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和左辅右弼二星为九曜,道经命名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尊称北斗真君或大圣北斗七元君。北斗真君还有二位佐星,他们是北斗洞明佐辅星君和北斗隐元右弼星君,与北斗七元星君一起尊称“北斗九宸星君”、“北斗九皇上帝”。九曜星君名字分别是: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
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道门科范大全集》卷57亦称北斗七元君:“能解三灾厄、四杀厄、五行厄、六害厄、七伤厄、八难厄、九星厄、夫妻厄、男女厄、产生厄、复连厄、疫疠厄、精邪厄、虎狼厄、虫蛇厄、劫贼厄、枷棒厄、横死厄、咒誓厄、天罗厄、地网厄、水火厄、刀兵厄”等。《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还称七元星君“皆道装黄衣,乘黄云,白圭,顶中出玄气”。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分阴阳,建四时(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节气(二十四节气),定诸纪(年、月、日、时、星辰、历数)。北斗七星与天、地、人、时、音、律、星相配,称:“天枢为天,天璇为地,天玑为人,天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并喊予其神性职能。称:第一星日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三曰公星,主祸害。四曰伐星,主天理,伐无道。五曰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六曰危星,主天仓五谷。七曰部星,亦曰应星,主兵。第一星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
道教自古就有“祭星转运”的传统,九曜星君值男女命限燃灯祭禳改运之法出自许真君《玉匣记》。通过燃灯祈福,以期达到消灾解厄,延年增寿的目的。众所周知,被人们认为“智慧”化身的三国蜀汉丞相、著名高道和星象家诸葛先师,曾开坛点燃七星灯,赤脚散发仗剑作法,祈望增寿一纪(12年),因大将魏延闯帐,被风吹灭主灯,使“祭星转运”以失败告终。道教祭星燃灯的传统日期为农历正月初八的诸星下降日,如错过是日,可于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日祈福燃灯,拜顺星、禳灾星、躲凶星。“惟愿南辰增福寿,更祈北斗赐长年”,欣逢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南斗六星下降之日、九月初一至初九北斗七星(或九星)下降之日,祈福延生,消灾解祸,有不可思议功德。燃元辰本命灯或按九曜燃灯,源于九星配年法对应年岁,根据人的具体流年命运和推断出“星辰命属”时日,并在必要时登坛施法,焚香安放灯阵,从而达到禳灾度厄、化吉迎祥。其法坛主神为北斗众星之母——斗姥元君。这种祭星燃灯道内称之为“拜顺星”“拜太岁”“祭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