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心🍷《朗诵专区》,舌尖上的美食,VV,【朗诵】豆汁儿 作者 文军 朗诵 安心

🥇安 心🍷《朗诵专区》

【朗诵】豆汁儿 作者 文军 朗诵 安心

2021-06-14 阅读 5701
🥇安 心🍷《朗诵专区》
🥇安 心🍷《朗诵专区》
 
对老北京来说,
喝豆汁儿算不上时尚,
应该是一个习惯,
一种时时挂念的享受。
检测一个人是不是北京城里的
“原始部落”,
要掂量掂量他对豆汁儿的
是否赞不绝口。
懒得看这绿不叽儿的汤水儿;
懒得闻这似酸似馊的邪性味儿;
更不敢悠闲自得地慢慢享用,
不可能是正宗的
皇城根儿底下的人儿。
🥇安 心🍷《朗诵专区》

豆汁儿是什么?
豆汁儿是北京“可乐”;
豆汁儿是京城“酸奶”;
豆汁儿是北京爷们儿
无冬历夏的“饮料”。
有本儿《燕都小食品杂咏》里说
“糟粕居然可作粥,
老浆风味论稀稠。
无分男女齐来坐,
适口酸盐各一瓯。”
说的就是这老北京街头一景儿。
可乐算什么——那是舶来品,
“蝌蚪啃蜡”翻译成这个名儿
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儿。
酸奶算什么——尽管也有年头儿
可与咱豆汁儿的“道行儿”
没法儿比
🥇安 心🍷《朗诵专区》

豆汁儿是京城特有的“俗”吃。
绿豆泡喽、过滤喽、
淀粉沉底儿喽,
好东西备着做粉丝、做淀粉制品
剩下来的绿不叽儿的汤水
可是宝贝。
发酵成了生豆汁、
熬喽就是熟豆汁儿啦!
🥇安 心🍷《朗诵专区》

据说潇洒倜傥的乾隆爷,
也好儿这口儿。
一来二往豆汁儿
时不常地上了御膳了。
于是乎,早年间-辽宋间-
走街串巷儿的“俗”吃
登上了大雅之堂。
老北京有句老话,
“不喝酸豆汁儿,
不算北京人儿。”
对豆汁儿味道的脸色变化,
鉴别了籍贯的出处儿。
不是北京人儿,
闻不惯、喝不下的,
鼻子嘴都歪歪着。
🥇安 心🍷《朗诵专区》

喝豆汁儿也是大有讲究,
首先得烫,正咕嘟着
偶尔冒几个泡的热度才好。
那天我在天坛北门
“老瓷器口豆汁店”正喝那,
一位70来岁的奶奶进门就问
“有热乎的吗?”
——就奔这口儿来的。
喝豆汁儿-也要好搭配,
切得极细的疙瘩丝儿、
淋上辣油,就着两个焦圈儿,
吃起来那味道,
就是一个字“美”。
主味儿酸酸的、
回味儿甜甜的、
咸菜丝儿咸咸的、
红油儿辣辣的,
焦圈儿脆脆的。
组成了“香”的绝配交响曲儿!
🥇安 心🍷《朗诵专区》

来北京旅游讲究个
“吃烤鸭、逛故宫、
看前门、爬长城”,
是不是改改?
把这喝豆汁儿也加上。
不喝这口儿,
对北京印象不瓷实,不深刻,
再者说了好喝也不贵呀!
原先个,毛八七买一盆儿,
现在两块钱能尝个鲜儿了,
不贵!
全聚德烤鸭,
没几张“老头儿”票支应着,
甭进门儿。
🥇安 心🍷《朗诵专区》

夫人老辈儿是老北京旗人。
岳父大人退休后
除了喝小酒儿就花生豆,
提个笼架个鸟儿,
养几罐儿蛐蛐儿,
就好儿豆汁儿这口儿了。
身子不好了住院养着,
什么好吃的不缺。
一天,神秘兮兮叫上我
悄声末气儿地“求”我:
“劳您大驾,
帮我买两碗儿豆汁儿喝。”
这些年儿,大马路尽改造了,
“锦芳”找不着了,
“花市儿”没了,
“前门”甭提了,
还是在不显眼儿的瓷器口找着了
于是,隔三差五我保准儿
提着饭盒去——完成光荣任务。
久而久之,
我也闻出了感情,喝出了感觉。
🥇安 心🍷《朗诵专区》

豆汁儿是绿豆的副产品,
绿豆有的优点它可一点儿不缺。
清热解毒比病了吃药强;
利水保肝比平日吃保健品见效;
助消化软化血管-
比见天吞西药粒子保险。
绿色食品——没的说!
话儿又说回来,
有闲主儿号召把豆汁儿比美可乐
那“蝌蚪啃蜡”的洋水儿,
能跟北京豆汁儿比吗?
豆汁儿还有个孪生兄弟:麻豆腐
是制豆汁儿时的豆渣,
可以加羊尾巴油、青豆嘴儿、
腌雪里红炒熟,泼辣椒油,
喜爱这一口儿的北京人也嘣儿多
🥇安 心🍷《朗诵专区》

北京,能容天下之客。
既然是美食,
哪有天下之人不爱之理?
瞧好吧,豆汁儿——
这一古老似汤似粥的吃食儿,
一准儿誉满全球!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603
9
0
672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安 心🍷《朗诵专区》

交可交之人!不忘初心,开心诵唱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