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并不喜欢秋天。黄土高原的秋天,总是太过清冷。
初秋的华西秋雨直让人要翻出毛衣,俨然没有夏雨玩水时的心情;仲秋天色晴好,中午阳光甚至有点晒,让摘苹果和掰玉米的人汗流浃背,但却更像是冷汗,因为太阳一旦斜过去,处处便弥漫起浸人的寒意;晚秋是被一阵风刮来,又被另一阵风带走的,似乎所有的树叶在一周内就都落下了,整个大地又变成赤裸裸的萧条。
小时候,在秋日蔚蓝的天空下,在苹果林和玉米地里劳作时,分明干得满头大汗,但人却是感到冷的,蹲在地里,一阵风吹过干枯的玉米杆,哗啦啦作响,抬起头是一尘不染蔚蓝到令人眩晕的蓝天,那一刻,我觉得秋天是伤感的,时令和季风的呼啸不留情地改变着一切,就连温暖的日光也节节败退。
上大学时在太原,我发现了秋天到来的一个秘密。那就是每年秋季开学后,如果哪天上午上完课,12点从教学楼里走出来,走到阳光下,而我却总是忍不住要打个喷嚏时,一连好几天都这样,那么则表明,秋天正儿八经到来了。
北国的秋天总是沉浸式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它像是一次彻底的卸妆,更像是一场盛大的落幕。伴随着大雁的南飞、雨季的离去、温度的跌降、白昼的消短,你身边的整个世界都在展露出本来的样子,以一种让人动容或震撼的方式。
生长在北方二十年,但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秋天的美,却还是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大一的第一个秋天,太原下了几天阴雨,夜里北风呼啸,第二天天晴,走出宿舍楼,便惊呆了——昨天还挂满树上的银杏叶,几乎落掉大半,以最美妙的分布铺满道路,这是热烈美艳的金秋,这是一季银杏叶最壮丽的谢幕。
那一刻,我才明白秋天意味着什么。我才懂得,那些从小到大每一个秋天里见到的零碎的伤感意味着什么。
春日百花让人欣喜,但也只是欣喜,并不会让我触动。只有秋天,才把我定格在一幕风景前。
秋天是属于一个人或一对人的浪漫,一堆人就不好玩了,完完全全破坏了诗意和气氛。
秋天应该出去走一遭,去路上走一走,去公园里逛一圈,看看时令正在施法的画笔,看看自然正在斗转星移的魔力。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