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熟,是学会悲喜自渡。就像梵高,一生穷困潦倒,生前仅卖出一两幅画作。在那些无人问津的岁月里,他依然执着地画了800多幅油画,用向日葵的金黄温暖自己的小屋。
连饭都吃不饱的他,却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要用这些向日葵的金黄色,让房间充满阳光。”不待他人认可,他已然在画布上绽放了自己的太阳。
快乐时,不必急着炫耀,让它在心里沉淀成淡淡的喜悦;难过时,不必四处倾诉,让它慢慢化作生命的养分。情绪是自己的,消化它、超越它,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成长的力量。
对他人的期待,往往是最沉重的枷锁。我们总以为被理解就能获得解脱,殊不知真正的自由,始于自我理解。不必向外寻求慰藉,而要向内探寻安宁。当你不再渴求他人的回应,心灵才能真正展翅。
这不是冷漠,而是通透;不是孤绝,而是完整。当你不再将悲喜系于外物,反而能更温柔地拥抱自己,更从容地面对人生。
生命如舟,风雨自渡。唯有做自己的摆渡人,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稳舵前行。不把悲喜寄托于他人,才是对自己最深的慈悲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