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05】《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之七。
【1】原文:“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
【2】这一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6)有的病人腰痛而上身发冷,以至于不能扭动脖颈左顾右盼,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7)有的病人腰痛而上身发热,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8)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伴有内热和气喘得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9)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伴有大便困难得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10)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伴有小腹部胀满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11)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像腰折了一样,既不能弯腰又不能伸腰还不能抬举四肢,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12)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牵扯着脊柱内侧也跟着疼痛,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13)有的病人腰疼的时候牵扯着小腹和胁下疼痛,以至于没办法伸腰,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刺腰部和骶骨相交的穴位,也就是在臀部两侧肌肉较硬处的部位。
【3】原文:“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4】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以上所讲的这些针刺手法,都是以月相的盈亏为依据来确定针刺次数的,只要按此法针刺,效果立竿见影。另外,具体的针刺方法是:身体左侧有疼痛感就针刺身体的右侧穴位;身体右侧有疼痛感的时候就针刺身体的左侧穴位。(这也就是以前介绍过的针刺经脉的“巨刺法”、和针刺络脉的“缪刺法”)。《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全文·完】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