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四季花开-34,VV,诗人合一 (1—7)

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

诗人合一 (1—7)

2021-09-14 阅读 1231
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
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
诗人合一,指的是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将自己与万物合为一体的创作。诗人合一,一是借用唯心主义的思想,移情于物,让万物代替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二是诗人将自己融入万物之中,以万物与诗人合为一体的角度进行创作。诗人合一的关键,就是诗人对万物是否饱含真情,诗人能否将自己融入万物之中,决定了诗人能否成功与万物合为一体。

第一讲: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指写作时,让句子中的万物拥有人的行为动作、思维品质、属性特征(万物有人的品质、情感、生活习惯、思想、内在、心情、七情六欲、表情、性格、想法、思维等属性)

通过拟人的手法,使万物拥有人的思维,让万物充满人情味,可充分体现诗人情怀。

如:一条白线举目无亲

分析:白线因为有了人的孤独,才会举目无亲,这是在思想品质上拟人。

如:我接回年迈的春天

分析:让春天拥有人的年龄的属性,这是属于在人的属性特征上拟人。

如:我离开后,笔筒里的动词/患上抑郁症,直到/第二天,也没说过话

分析:该句是给抽虚词“动词”附加“说话”这个行为动作和抑郁的情感,从而将抽虚词拟人。

注:现代诗对拟人的使用要慎重,对万物使用人的属性后,要避免句子依旧很普通,给万物挑选人的属性时,要精心选择属性,直到句子新奇为止。

万物有灵可以说是诗人情怀的表现,只有对万物有情,才能写出万物之诗。

第二讲:物有动作

物有动作,指写作过程中,作者让自己所写之物(万物)拥有人的行为、外在特征(外在动作、体质等一切人的其他特征),这也是拟人的用法。写作时,将物想象成人,以人的角度来写,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使这个物体的动作富有深情。注:物有动作本来是“万物有灵”的一种,这里单独列出,以表重视。

诗语言分类:

1、万物有人的行为

指万物有人的动作,行为。

如:奶奶的眼角,父亲的影子/还撑着她遗像中的笑纹,甜蜜至今

分析:“影子”有“撑”这个动作,从而在“影子”上附着诗人的情感。

2、万物有人的外在特征

指万物有人的外在动作、体质等一切人的其他特征。

如:河水臃肿着走来,把春天瘦了下去

分析:河水有“臃肿”的外在特征,后面再与春天作比较,从而使诗句产生美感。

3、物有情

指物对人作出有感情的行为,包含物与人打斗、结婚、争论、深情等一切与人交流、联系的动作。

如:向日葵/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分析:向日葵是物,物邀请人,便是对人作出有交流的动作。       

如:春天一生痛苦,他一生幸福

分析:该例句的春天没有对人作出明显的动作,但春天是一生痛苦的,这就是春天有了深情,后面再联系到“他”,将春天的深情“落到实处”,从而达到物有情的效果(落到实处,就是处理语感,这里的作用是让具有浪漫色彩的句子回归现实,回归诗歌的主题)。

4、物人情未了(拓展)

指人对物做出有情感的行为动作,包含同情、打斗、教训、以身相许等一切有联系的动作。这点不是严格意义的拟人,但与“物有情”是相对的创作手法。

如:村庄在树荫中苍白,被我原谅

分析:诗人对村庄进行“原谅”的情感行为,将自己深爱着村庄的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

物有动作,是将诗中之物行为化,新颖化,让物充分与诗人交流,使物更加贴近读者。在创作过程中,当发现自己使用拟人的修饰手法过于俗气之时,应考虑使用该技法。

实际应用中,该使万物拥有人的什么动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有一个判别标准。就是给诗中之物选这个动作、动词时,一定要有味,有重击感。

注:既然物可以有人的动作,那人可以有物的属性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春天来了,心脏变得郁郁葱葱        万物拥有人的动作,本身就是拟人的一种,本来很平常,当诗人刻意运用时,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拟人了。

第三讲:社会物

社会物,又称关联物的使用,指在诗歌创作中,作者给万物附上人的社会属性,让万物像人一样,拥有一切社会产物(关联物)。社会物也属于“万物有灵”的衍生手法。

诗语言分类:

1、万物有人的外部关联物

指万物有亲人、衣物、财产、学位、级别、工作、坟墓等一切身外的社会属性。

如:我的语言拿到绿卡,去访问他国的语言

分析:抽虚词“语言”拥有“绿卡”这个外物,绿卡只有人才拥有,因此这里运用了人的社会属性。

2、万物有人的内部关联物

指万物有影子、器官、纹路、故乡、指纹、烦恼等一切人拥有的内部关联物。

如:满纸的文字,都睁着眼睛

分析:“文字”这个抽虚词长了器官“眼睛”这个内部关联物,即物有人的器官。

3、拟后加属性(一)

指将人的外部关联物拟人后,再运用人的社会属性。

如:(前面写老人)那根拐杖摔倒后,没再爬起,也没再哭过

分析:将拐杖拟人,拐杖摔倒,象征着老人摔倒,拐杖没哭过,就是运用了“哭”这个人的属性。

4、拟后加属性(二)

指将人的内部关联物拟人后,再运用人的社会属性。

如:只有皱纹在赶路

分析:将内关联物“皱纹”拟人,让“皱纹”具有人“疲于赶路”的社会属性去赶路。写的过程中怎么体现社会属性,可问问自己,动物有这个属性吗?如果只有人有这个属性,动物没有,这基本就是人专有的社会属性,比如“赶路”,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即人的社会属性。要注意的是,不必刻意去使用该创作手法,在拟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自然地运用“拟后加属性”。

“社会物”的运用,可使万物像人一样活在社会上,从而使诗中之物拥有负重感,能婉转(借物抒情)地表达出作者的负重之情。该方法适用于为某句中某物增添社会属性,增加句子新奇度,也可用于结尾产生重击效果。

万物有了人拥有的东西,便会拥有负重感,这样能增添诗歌的负重感。其实万物代表的是诗人的情绪,只是借物抒情罢了。诗语言虽然列出,运用方法仍然各式各样,这就要求我们记下该诗语言的思路后,多读诗,多练习,多品味生活,发现细节,然后再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创作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第四讲:物人互修

物人互修,指用修饰人(这里的人,指人以及人的内外关联物,详情参见附录)的修饰语去形容物,或用修饰物的修饰语去形容人,从而达到拟人、拟物的效果,有时会达到比喻的效果(物指除开人的万物)。要指明的是,“物人互修”,其实是第一章第九讲“异相形容”的一种特殊情况。

如:如同十根冻伤的蜡烛

分析:用修饰人的词“冻伤”来修饰蜡烛,从而使蜡烛充满人的属性,提升诗句的美感。

如:母亲浓密的表情

分析:修饰物的词“浓密”被用来修饰人。

如:——晚十点半,那位大雪纷飞的水泥匠/从工地上赶回,冒着/我祈进诗行的,小雨

分析:形容气象的词“大雪纷飞”用来形容头发花白的泥水匠父亲,这里的大雪纷飞,本来是对父亲的头发作的比喻,这里也有比拟的效果(甲物当作乙物)。

如:余音绕梁的母亲

分析:形容虚物的词“余音绕梁”用来形容母亲,如果发现用了该技法句子仍平凡,可换种方式来表达对母亲唠叨的怀念。修改如下:

整理:母亲,第一次这样余音绕梁/可惜她不能蜕皮,因为/影子过于单薄,蜕皮的时候/会被溪流,冲扁成一张平行的脸

如:父亲脱下汗衫,我才看清/那荒凉的后背长满杂草/他打理一辈子的土地/终于,还是忘了打理自己/以至于,野草趁虚而入

分析:形容土地的词“荒凉”用来形容后背,从而达到拟物的效果,这里的拟物,显然是让父亲与土地、野草作对比,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父亲年迈的感叹。

注:使用物人互修时勿写成普通拟人,只有写出新奇句、写出的句子有利于诗歌主题的升华时,才能选用,否则果断放弃写出的句子。这个技法的本质是更换属性,即张冠李戴,先把A假想成B,从而把A当成B来用。物人互修,是机械的创作方式,该技法的重点,是为宾语选择合适的修饰词,每一个宾语,都有可以让这句话新奇的修饰词,关键在于诗人能到找到它。

拓展:修饰甲修饰语的用来修饰乙。

第五讲:内外有人

内外有人,全称为万物的内部、外部有人,是在诗句中,让万物内部或外部拥有人体,从而给诗句制造新奇的一种手法。

诗语言分类:

1、内部有人

指万物(人、实物、抽虚物)内部有人、有人的器官、有人的内关联物、有人的外部关联物。

如:木头胎中的儿子和鞋

分析:实物“木头”内部有人“儿子”是实物内部有人,实物“木头”内部有“鞋”是实物内部有人的外部关联物。这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写虽然突兀,却很新奇,有时还很有深度。

如:醉倒在金樽底的明月,直到公元两千年/也没再见李白

分析:将“明月”拟人后,让实物金樽底部有人,该句虽不是严格的实物内部有人,也是实物的某部位上有人。

2、外部有人

指万物(人、实物、抽虚物)外部有人、有人的器官、有人的内关联物、有人的外部关联物。

如:寄居在猫先生胡须上的病孩子

分析:动物“猫先生”外部胡须上有人“病孩子”,即实物外部有人。

如:你来到我体外,邀我下棋

分析:你来到“我”身体外部,即身体外部有人。

3、某部位有人

指万物(人、实物、抽虚物)的一侧或某方位有人、有人的器官、有人的内关联物、有人的外部关联物(注:该分类可引申为万物在万物的某个方位处,具体见后期时空一章)。

如:我们在手指上疼得无法自拔

分析:“我们”在器官“手指”的上面,即人在器官的某个方位处。

4、万物进出身体

指万物出入身体,或万物沿着某实体线条、抽象线条进出身体。

如:老虎沿着伤口,跳入我体中

分析:动物“老虎”进出我的身体,即万物进出身体。

5、反之用法

以上四个分类皆可反用,即人体内外有万物,身体进出万物。

万物进出万物后面会单独列出,此处例子略。

“内外有人”的诗语言手法,有利于掩盖文学素养的不足,文学底蕴不够时可使用,该手法也提高作品深度。注意,优秀作品多、诗作能传世的诗人,文学功底一定不薄,“内外有人”虽可掩盖文笔的不足,却不能掩盖诗人写作能力的不足。

物体内外有人的效果,主要是为诗句增添新奇感,同时为诗句附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第六讲:机械性拟物

拟物,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拟物又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把人当做物;

二是把甲物当做乙物;

三是把抽象概念当做物。这是百度百科对拟物的解释。

机械性拟物,是指在拟物过程中,机械性地使用一些方法对A进行类拟物处理。

注:乙物的选择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抽虚物,这点很重要。

诗语言分类:

1、甲换乙

指机械性地将句中的甲物A(人、实物、抽虚概念词)直接替换为乙物B。通常运用“物去替人”,即直接用某意象去替换原句中出现的某人。

声明:更多的时候,也可以让能作为象征物的词来替换本义词(如用乌云来替换心情糟糕)。

如:母亲年轻时也拥有山水起伏的玲珑身体/可她的春天太小了/万紫千红都被庄稼和茅草覆盖/她总是把门关得紧紧的/把幻想与故事关在了门外

设想该诗句的原句:母亲年轻时也拥有山水起伏的玲珑身体/可她的青春太少了/芳年华月都被庄稼和茅草覆盖/她总是把心扉关得紧紧的/把幻想与故事关在了心扉之外

分析:这样运用甲换乙还原后,诗就变得很土很直白、没有东方含蓄美。用指物的词“春天”、“万紫千红”、“门”分别替换人拥有的词汇“青春”、“芳年华月”、“心扉”后,效果判若天渊。

如:我走在街上,读自己的诗

分析:这是很随意写的句子,用“物去替人”来改,将人称“我”换成“车轮”

改:车轮走在街上,读自己的诗

整理:车轮走在街上,读自己的车辙印/深处是土地在退让/浅处,是自己在退让/一个个印子连在一起/竟成了人生的/深深浅浅

分析:经润色后,效果显现。

2、拟成环境

指甲变成环境乙中的一部分。当甲是人时,机械性地让甲变成与他职业、身份、所处环境有关的乙物体。

如:他说,很想逃走,在变成矿石之前

分析:人“矿工”拟物变成与之职业有关的物体乙“矿石”。

3、时间感染

指甲受到时间熏陶变成乙,当甲是人时,机械性地让人甲长期受到乙的熏陶、潜移默化、浸泡,或甲全神贯注地观察物乙,进而变成物乙或与乙合为一体。

如:在黑夜里待得太久/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会/打开窗户,看一眼/自己变成的星空

分析:在黑夜的长时间“浸泡”下,她把自己比拟成一片星空。

4、外界影响

甲受到外界影响变成乙,当甲是人时,变通性地让甲受外物影响或在拟物过程设一个条件使甲变成乙。

如:老人虽然走了/可每当沙石刮来,植树老人——/杨善洲。就会变成一棵树干护住大亮山

分析:这里故意设置一个“沙石刮来”的条件,才将植树老人杨善洲拟物成一棵树,以强调老人对大亮山做的贡献。

5、自愿拟物

指甲自愿变成乙,当甲是人时,变通性地让甲充满感情而自愿变成乙。

如:走得久了,倒愿意做回一个比喻无所谓寂寞与喧嚣/你会看到,另一些沙子/缓缓地铺开自己/成为无数个,完好如初/仿佛,你就是沙砾中的一方寂静

分析:“你”做回抽象词“比喻”,就是“你”自愿变成“比喻”,运用了将人比拟成万物中的抽虚物,这里的“自愿”可隐藏起来。后面“你就是沙砾中的一方寂静”,就是把“自愿”隐藏起来的“自愿拟物”,另外,将“比喻”直接写在诗句中,属于“标明修辞”的用法。)

6、实抽虚拟物

将实物、抽虚物拟成万物,即在运用比拟去写甲时,变通性地根据需要选择乙物体。该分类的关键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思想的藩篱,大胆地使用比拟。

如:犁铧不断耕织着月色,想了想在外的孩子们/一阵阵啜息响起时,乡村/就走成了一枚手表

分析:将“乡村”比拟成表面上毫不相关的手表。

机械性拟物,除了以上分类,还有其他分类,使用时需要结合语境来用,并非真的是“机械”地运用。

比拟使用不当,会严重伤害诗意,用物来象征人,能提升诗的深度,同时能减少拟物对诗意的损害。

当使用机械性倘若也达不到效果时,应果断放弃写出的句子。注:在借助比拟的创作方法时,应联系后面章节“诗人合一”来运用。

第七讲:开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能让读者过目不忘,是诗之经典。

开诗眼,就是给自己的诗确立诗眼。诗眼往往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创作过程中,诗眼不应当局限于某句,整首诗也可以是一个诗眼。

诗语言分类:

1、句子含情

给自己的诗句注入情感,让诗句有魂。每首诗都要想到这点,创作结束后,问问自己,诗句是否拥有真情实感,如果没有,果断放弃,假大空写作,即使发表了也终究会被历史所摒弃。

如:铁轨往前走,自己去找车

分析:若不是让铁轨有情,让自己的句子充满情感,就不会想到让铁轨自己去找车了。

2、句有深度

让自己的诗拥有一种深度、或者拥有哲理、历史厚重感。

如:《地图》/外公的地图被小孩扯坏了/——换张新的吧/老人摇摇头,将台湾/重新粘上

分析:外公虽老,却保存着一张地图,最后的场景,不管是不是虚构,读到“将台湾/重新粘上”时,都会有所感触,这里将“台湾”重新粘上,具有意义双关的效果。诗眼的确立,往往也是通过各种手法来实现的。

3、百回改

反复修改诗歌,直到让自己的诗或某句诗拥有震撼效果和重击感,才算成功。例子略。

4、机械性仿写

可以找经典语录、经典诗句、网络经典语录的句子来读,找其中的味道,然后再仿写(互文)。例子略。

注:仿写若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成抄袭了。这种方法很机械,偶尔也会很有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生硬的方法都是花拳绣腿,真功夫还是要多读诗、多读文学作品,增强自身文学底蕴才是写诗的硬道理。

5、列警示条

根据自己的创作习惯,列出一些警示条,用来提醒自己在创作中应该注重的创作原则,可从创作风格、意象特色、惯用主题、创作原则、修改计划、语言习惯等方面进行思考。例子略。

6、写完反思

写完一首诗后,自己反思,这首诗有诗眼吗?如若没有经典的句子或诗眼,那就暂时停笔,过段时间在看。写诗眼的方法有很多,将每个诗语言手法运用好,都有可能成为诗眼的源泉,创作时,要养成“开诗眼”的意识。

如:河水就这样流着,从冬到春

分析:信手拈来的一句话,给它注入情感“年华易逝”后修改如下:

改:河水就这样老了/水面的皱纹越荡越烈/再也不能平静

如:当篮子从离地三尺处走过/我好想给它盖张遮羞布,我怕/那几株裸奔的白菜/走光后,会做傻事

分析:尽管前面没给出语境,这里给裸奔的白菜注入“羞愧”的情感后,就算不能成为诗眼,也可以肯定,这首诗不会是假大空写作。这个句子前面还有段话,场景是一位买白菜的大婶,买菜时把老叶子半老叶子都掰了扔在地上。菜农那即可惜又不敢得罪顾客的面部表情,至今历历在目。

诗眼是诗歌之魂,开诗眼,就是要给自己的诗歌注入灵魂,避免诗作成为假大空写作。人无眼,尚能感知世界,诗无眼,在历史上寸步难行。

诗眼很难确立,没有特定的方法,因此很难把握,这就是当下新诗数量多,好诗较少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作为创作者,我们不该永远把好诗归纳为天赋或灵感,有意识的给自己的诗歌开一开诗眼,便离好诗更近一步。

来至||知乎.诗艺术   

本栏编辑||海底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诗报

声明||作者观点不代表中诗报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
崔永海 网名:天海,海阔天空。吉林人,现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大专文化。热爱诗歌,喜欢读书写作。作品散见于《吉林日报》《散文诗》《天安门文学》,《中国诗歌报》,《唯美微型诗社》《驼铃文学社》《当代精英文学》,VV音乐,美篇等刊物网络平台。《中国诗歌报》微诗创作室,中诗报福建工作室副主编及诗评、美篇编辑。VV音乐官方认证朗诵,文章红人。小视频红人。主涌红人。


雨天三行微诗七首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https://www.meipian.cn/3se39mbg?share_from=self,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210
1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海阔天空 【文声汇影】

奔波在诗路的蜜蜂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