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千古!
我有一个梦
作词:袁隆平
朗诵:李 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村庄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作者简介: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荣誉获得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朗诵者简介:李歌,李歌音话学院创始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语言表达素质、培养语言演播专业人才、打造新时代语言演播平台为己任,开办从普通话规范到语言演播技巧提升的系统化培训课程,以及多种形式及内容的公益课堂,公益大课近百场,受益者三十多万人。李歌老师胸怀大爱,造诣颇深,教学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妈妈 稻子熟了
作者:袁隆平
朗诵:杨召江 关凌云 林静华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本来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 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 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朗诵者简介:关凌云,退役文艺老兵,古稀之年,依然用真情演绎文字的魅力,让声音徜徉在爱的诗行。
朗诵者简介:林静华, 播名豆豆。石岗文化艺术工作室主任,西京学院石岗国学院秘书长。曾荣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全国艺术人才选拔赛朗诵专业组银奖。为苏教版语文Flash教材,法国华裔学校中文动画视频教材和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大型宣传片、形象片做配音。是多位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配音、朗诵的首选诵读者。
痛 别
作者:杨毅波
朗诵:陈 浩 张秦川
今夜天在哭泣
为悼念一位父亲
泪水流进稻田
扶持哀伤的青绿
稻穗低头默念
再见不到 见不到
那位起早摸黑
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让田野丰盈而丰收的人
我捧着碗
看着白花花的米粒
泪水湿了衣襟
曾经挽腿插秧
曾经下田施肥
曾经饿过肚子
也怨过稻穗太短太稀
后来见土地越来越少
而十四亿人民不愁粮食
我知道了有一个科学家
甘做为稻田丰产的农民
每当电视里看到他的身影
清瘦的身子站在田里
凝神而带笑的脸对着阳光
勤恳的手掌抚摸稻穗
我的心底便涌动
涌动由衷的敬意
和 收获的惊喜
如今他走了
肯定还带着未尽的惋惜
而未带走一亩地一粒米
天也哭泣 人也哭泣
田野流淌无尽的哀思
袁隆平 你的伟大
伟大得没有一丝虚渺
人们的感怀和思索
发自心底
没有掩饰
朗诵者简介:
陈浩,从绿色军营走来,长期从事央企宣传文化工作。文景诗歌会指导老师,喜欢用美好的声音拥抱生活。
张秦川,网名原上草。文景诗歌会辅导老师。喜欢用唯美的文字与温暖的声音传递真善美。出版专著《象牙塔里的新闻纸》,部分作品刊于报刊及网络媒体平台。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常忆袁公。
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袁公,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