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讯 诠释朗读精妙,彰显语言之美。9月3日晚八点整,【VV官方明星教学】第1683课《白杨礼赞》朗诵技巧,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教学厅[电信] (601129)开课,为你普及朗诵基础知识,提高广大网友的表演技巧。VV官方艺术团是直属于VV官方宣传部的艺术团体,为综合展示VV社区 才艺明星,打造专业艺术团队,公开招募各类才艺之星,VV官方宣传部面向互联网开放进行“VV官方明星教学公开课”活动,为VV娱乐社区培养更多优异的才艺之星。
北京时间20:00,朗诵导师丹阳开始授课。她首先给大家介绍了《白杨礼赞》的创作背景、艺术鉴赏等,并示范朗读了文稿。让聊友们能够直观的感受这篇文稿的主题和内涵,为完成二次创作做好充分准备。朗诵导师丹阳来自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喜欢文学、朗诵、唱歌等。偶然加盟网络主持,成功策划并组织多场网络大型K歌比赛、综艺晚会等。认真对待每一次主播,力争把快乐、真诚、正能量传播给网友,主持风格儒雅干练,端庄亲切。相信心灵的沟通将使笑颜更加灿烂,情感的交融会让忙碌的你我他多一些宽容和关爱。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194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嘲讽了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曾多次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原载1941年3月10日出版的《文艺阵地》月刊第6卷第3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茅盾写下此文,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
朗诵导师丹阳还教授大家如何掌握散文的朗诵技巧。强调这篇散文的中心思想是讴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军民,唤起全民族抗日救国运动。整篇基调是热烈昂扬,语气就是强而有力的感觉,就是要明白我们的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行动起来。随后,开启了一对一的指导环节,怪、金花、疯妃、无尘、淘气学生、顺歌、天慧、冷风等学员登上麦诵读,收获颇丰。朗诵课在欢声笑语中落幕。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