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原创
图片源于网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审美体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当你静静伫立于希腊女神的塑像前屏息凝神时,或当你登临高山之巅,尽收山下美景之时,无一不是在进行一场独特的审美体验。
构成审美体验的因素自然不是单一的,今天我主要通过分享自己阅读《红楼梦》获得的愉悦感来浅谈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关于《红楼梦》的解读与研究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它的主题是“千红一哭”的悲剧,亦有专家认为它是一部反映封建家族走向衰落的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较为感兴趣的是书中挥洒浓厚笔墨描写的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与习俗尽管距离现在已比较遥远,但它却是清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红楼梦》中记载的文化范围比较广泛,有医药学、茶文化、服装文化、园艺文化等,同时也包含对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详细描述,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各类文化中获得愉悦感,丰富读者自身的审美体验。在众多文化中,曹雪芹对戏剧文化似乎是情有独钟,因为他在作品里经常设置与戏剧相关的情节,比如薛宝钗生日时点的戏对“寄生草”进行分析,元春省亲时也是安排上了戏曲,至于贾母大寿,戏曲更是重头礼节。事实上,作为一种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戏曲的传唱与流传是必然的,曹先生笔下字正腔圆的戏曲仿佛,将我们这些读者带入到一个愉悦、和谐的世界,让我们在欣赏戏腔之美的同时也陶醉其中,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
除了戏曲文化,给予人以美的享受的亦有诗词,不难发现,全书中诗词所占比例颇高,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所作诗词多蕴含深意,如薛宝钗所吟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暗示了薛宝钗个人的胸襟与抱负,她知上进,更明白巧借外力获取成功,再如林黛玉的花签词“莫怨东风当自嗟”一语道破林黛玉的人生坎坷、事与愿违的无奈。诗词本身即具有短小凝练、耐人寻味的特点,加上曹公良苦用心的设计,也就具有了活力,正是富有活力的诗词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并促使我们探寻其美好的一面。是的,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去把玩诗词时,内心的愉悦感早已按捺不住。
同为一棵树,如果从商人的角度看,它具有实用性,若是站在植物学家的角度来看,它是科学的,但要是以画家的视角观之,它无疑是美的。品评《红楼梦》亦是如此,不过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罢了,我从其中的文化习俗中体会到了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悦感。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