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海独行,VV,茅屋残月,悲愤问天!(首发)

夜海独行

茅屋残月,悲愤问天!(首发)

2020-06-04 阅读 52246
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文字/摄影: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时间已接近春末,但北方的晚上仍有些个寒意袭人。
    于是,第二天趁着雨过后的好天气,去到西郊植物园晒晒太阳、放松放松。

游人倒是不太多,或坐或走间,不知不觉地又来到这个叫做“黄叶村”的地方。
这里建有曹雪芹纪念馆,是他的祖居地,曹家在突遭巨变、家道中落后就回到这个原属于正白旗的祖产地继续居住,曹雪芹在这里度过了其人生最难捱也最倒霉的时光,有人考证说一代巨著《红楼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不过这颇有点豪奢的院落,几乎修葺如新的房屋,却怎么样也不能让人与当时已穷困潦倒的这文人家庭联系到一起,我倒宁愿去想象,是旁边那半间茅草屋在那个时候为曹公遮挡过寒风,让伴随着他竞夜写作的半点微微烛光不至于会熄灭掉。
好在这个本来就比较冷清的地方,因你所知的原因也在闭门谢客,就不由得我在那里乱发些什么猜古乱想之忧思。
就这么瞎溜达了大半天,往回走的时候,半弯月儿已悄然倚在枯枝上,沿着微风中的小河边往回不紧不慢行走间,蓦然回首就从树缝中看见了这半个月亮。

    那半个月中,却分明印衬着一个清丽孤寂的身影。
    那影子似乎回了一下头望了我,忽地一下就幻化成两个,一会儿又合为一个,渐渐地模糊…… 

   同时,一段洞箫仿佛自天边轻轻鸣奏起,如泣如诉(就是这个背景音乐),越来越近,一个声音在吟唱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这,不正是三百多年前的一段天问。


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眼前这情境,倒让我回想起大约近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凄冷月夜里,发生在北京大学百年世纪讲堂中的一幕。

    一台名为 “梦回红楼” 的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正当曲终人欲散的时候,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曲作者王立平先生突然现身于台上,与观众们面对面谈起了他与红楼梦间这一段难舍的不尽情缘。

    王老先生一段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他说:    八七版《红楼梦》全篇音乐写了整四年,而其中最难写的就是 “ 葬花吟 ” ,耗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感觉非常非常地艰难。
    因为,要用音乐语言把林黛玉这个形象塑造得不同凡响很不容易,因为大家对她太熟悉了,所以期望值都很高。
他自己也是一遍又一遍的不满意。

    一个深夜,站在窗前,桌上堆满了已读过无数遍的曹雪芹 “ 葬花吟 ”各版文稿,突然间,那句词竟然和着一段旋律,如天籁一般冲入了先生脑海——
“ 天尽头,何处是香丘?” (也就是背景音乐开场那一段)

    说着说着,已是古稀之年的王立平先生在台不由得激动地自己吟唱起来……
    现场顿时爆发出一片热烈掌声,我看到在座很多中老年观众,已是泪眼潸然。


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我也十分感动,酷爱《红楼梦》的人很多,但我想只有如王立平先生能爱到如此痴狂的地步,并能与之以灵魂相沟通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知音者!
    当然,也不光是感动,而是王立平先生潜心多年得到的这一认识,与我对《红楼梦》、对曹雪芹先生的认识在理念上非常一致。

    说实话,对于红楼热而成学,又继而成为一门显学,我是颇不以为然的。
    有些人居然能以此为生,整天忙于考证或推敲其中那些个细节,诸如一块布、一道菜之类,热衷于找出些能哗众取宠的蛛丝马迹,或可夺人眼目的花边俗脚,所作所为之无聊无异于庸人自扰。

    就我的粗浅认识,这红楼一梦原本就是曹公所编织的一张巨大的网,而其中透过四大家族、荣宁二府,及看似平静的大观园所映射出来的,正是当时那个社会以至一直隐伏于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对于人性的精神桎梏,是一张无法挣脱的无形之网。
这张网无所不在,其法力之无边,似乎没有人能够逃脱。


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文学是人学,这《红楼梦》也肯定是曹公自己生活与经历的浓缩反映和写照。
    不过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这天才的红楼一梦早已是散轶断片、残缺不全,只能由我们这些浅薄的后人,去做各种近乎愚钝的推测、破解、发挥或妄想。

    以我的猜想,黛玉在这个小说中完全是先生寄托为理想化身,而宝玉就是先生自己——以上天之名拯救天下苍生的美好希望。
    曹公之所以伟大,就在他能把自己幻化成红楼梦中人物,敢于直面这残酷的社会和无情命运,耗尽自己全部心血,亲力亲为,与之进行竭尽全力抗争。

    然而……
    正如他早已预见到的 : “ 侬今葬花人笑痴,来年葬侬知是谁?”

    命运最终还是把作为他全部理想之化身的黛玉逼到了绝路上,在最后一刻,他不由得不再一次为她发出这样悲愤的天问!
    质问苍天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夜海独行
夜海独行


    自屈原始,中国历史上无数忧国忧民的文人雅士都曾进行过这样的问天。

    而曹雪芹借黛玉葬花、群芳联诗、宝黛拌嘴等等,也多次进行了不一般的叹问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一次又一次地追问道:
苍天啊,究竟哪里才是我的归宿?

    正因为太投入于葬花,法号妙真的陈晓旭女士(林黛玉扮演者)已香消玉殒…… 
   正是参透了借葬花之名是以问天,王立平先生为凡尘间留下如这般千古绝唱!

    愿您抛却快餐式的囫囵吞枣和那些廉价解读,带着一颗虔诚心去读红楼梦,全身心地与曹公心灵相通,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他置生死于度外、悲天悯人的浩大心境。
更要去学习先生对于理想、对于爱情、对于冷暖两重天却生生不息的人世间,永远以善良之心保持自己的一份执着之问。


——夜海独行
庚子初夏,狂风之中


夜海独行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31855
114
0
59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夜海独行

……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