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永明
夏日的风,爽爽地吹到石河子。小长假里,我们一行7人,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位于石河子下野地垦区的八师133团26连,又见到了几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现在仍然屹立、幸存下来的碉堡式粮仓。
历经四十多年的摧枯拉朽风吹雨打,这些“碉堡”依然如经过枪林弹雨的老兵,坚强的矗立在那里,似乎在向每一个来此参观的人们,诉说着当年抛洒鲜血和汗水,开荒造田、开发建设农场的垦荒故事。看着眼前的“碉堡”,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建设农场的峥嵘岁月。“碉堡”粮仓,是那个年代军垦先辈们勤劳与智慧的创造,它见证了农场建设发展的辉煌历史。
133团(原132团场、133团场合并)的“碉堡”式粮仓,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经过修复保留下来的几座“碉堡”式粮仓,2021年,已列为兵团革命文物保护名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野地垦区7个团场各农业连队,每年都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除去上交国家的爱国粮以外,农场要求各连队,自行保管职工口粮、下年生产用种籽粮、本连队牲畜饲料粮。于是,样式不同的粮仓便应运而生。
粮食仓库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粮食保管过程中的安全。根据当时农业连队储粮条件,粮食储存应具备防漏雨、防霉变、防鼠害三个条件。粮食仓库必须既能通风,又要密闭。还要防止害虫感染和鼠、雀的危害,减少粮食损失。
1970年,当时的下五场5队队长张祥璧,多次和农业副队长、技术员一起研究商量粮仓建设方案,画出多种粮仓图纸,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建造既少花钱、又实用的“碉堡”式粮仓。他们选择了靠连队东南方向一片地势较高的开阔地,计划建造6座“碉堡”粮仓。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张队长一边组织浇水排职工打土坯,一边又向场领导写请示报告,要来建设粮仓的红砖和水泥。当年6月底,小麦收割前,5队建造的6座“碉堡”式粮仓提前完工。当时这些“碉堡”粮仓,为红砖水泥座底,土坯砌墙,草泥圆面封顶,“碉堡”顶部设计圆锥形,真像过去战争年代坚守阵地使用的“碉堡”。
“碉堡”式粮仓建成后,5队又请来场部基建技术人员进一步指导完善,又把粮仓圆形顶部设计为双层,外层顶部为沥青油毡,主要用于隔热和防雨水渗漏,内层圆顶为草泥抹光,主要起到密封作用;粮仓底部用红砖、水泥密封,有效防止老鼠危害。“碉堡”墙体中部,留有几个木质框架通风口,用于通风透气。进粮口留在上部,下部留有一人高的出粮口。
5队的“碉堡”式粮仓建成后,下五场专门在5队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场各农业单位推广了建设“碉堡”式粮仓的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下野地垦区7个农场中,先后建起的“碉堡”式粮仓有几百个,大一点的“碉堡”粮仓,一次性可以容纳七八万公斤、甚至10万公斤粮食,有利地解决了各农业生产队的粮食储存问题。
5队的“碉堡”式粮仓,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是朴实、厚重的。1983年,我负责团场地名普查工作时,再次目睹了5队(已更名为5连)残存的两座“碉堡”式粮仓。虽然当时“碉堡”上的门窗已经破损,土坯在多年风雨侵蚀冲刷下百孔千疮,但是,“碉堡”依然屹立连队前严沿。按照地名由来本义,我当即根据连队地形地貌、历史沿革,给5连驻地起名为“圆堡”村。后经当时连队职工群众讨论,一致通过。后来上报到沙湾县地名委员会、石河子市地名委员会批准。现在如果查找1983年版的地名图,圆堡村绝对醒目地标注在当时的地名图上。遗憾的是,如今圆堡村的“碉堡”已经不见了踪影。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1983年,兵团在各师团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棉花生产已成为大部分师团种植的只要作物,昔日堆满职工群众希望的粮仓,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已不在受到人们的青睐。
1985年,位于18连西南侧、粮食大场边的4座“碉堡”粮仓里,竟然住上了内地拾花工。这大概就是“碉堡”的好处吧,墙体厚,也通风。即使不像正规住房那样,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喜爱,但来新疆兵团农场拾棉花挣钱、住在坚固的“碉堡”里,河南农民夏堂宝却感觉满足极了。天还没亮,夏堂宝和几个乡亲就匆匆起床下地,天黑回来做饭睡觉。夜里的月光会透过“碉堡”上方的进粮口照在夏堂宝的脸上。每天清晨,他起床伸伸懒腰,“碉堡”外清新的空气第一时间钻入你的鼻子。夏堂宝说,在“碉堡”里温暖睡了一晚的梦境,被远方的棉花田潮湿的空气一激灵,霎时变得晶莹清晰起来了。
远离场部近20公里远的开荒队,当年建设的“碉堡”粮仓非常壮观。“碉堡”粮仓启用后,当时的老队长徐华国,兴致勃勃地为“碉堡”粮仓站了第一班岗。八十年代后,开荒队其中一座原来坚如磐石的“碉堡”粮仓,已经成为牧羊工老马的临时居住地。每回老马放羊归来,推开“碉堡”因岁月的念旧,而显得略带笨拙的门时,都会听到“吱呀”的一声响,老马明白,那绝不是“碉堡”的叹息,而是“碉堡”的欢歌。因为“碉堡”不希望孤独,它渴望人们的陪伴,它依然盼望昔日的辉煌。老马是开荒队成立时的第一批职工,“碉堡”里有他最熟悉的味道。如今居住在“碉堡”粮仓里,它让老马觉得依恋,特别是一到夜晚,老马在“碉堡”里闭上眼睛,进入梦乡,就感到有一种因自由而散发出的宁静美。当然,若干年以后,退休的老马搬回了连队,“碉堡”粮仓己然不见。
农场的孩子们,他们和朴实、勤劳的父辈一样,迷恋“碉堡”的包容和坚强。放学放假的日子里,或者每天晚些的时候,19队一大群半大小子们,会来到“碉堡”群,他们分成两班,一班守“碉堡”,一班攻“碉堡”,或在“碉堡”群里“躲猫猫”。那时候19队的“碉堡”粮仓里堆着大量的农作物秸壳,孩子们依然玩的不亦乐乎。
据133团文化广电部门主任王艳丽介绍,团场有关部门已经把位于26连的“碉堡”粮仓修葺一新,并且赋予了具有兵团特色而又时尚的名字——军垦粮仓。
愿军垦粮仓成为研究兵团社会发展和军垦老一辈开发建设农场的实物资料,愿军垦粮仓浓缩的兵团精神永世传承。
(原创文章)
传承兵团精神,讲述军垦故事。
欢迎阅读转发,感谢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