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丞,原名张福仁,1898年出生于福建永定金砂乡西湖寨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便深知“民生之多艰”,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接触进步书刊,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927年,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征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积极投身于农民武装暴动,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革命斗争。他创建了福建省最早的一支红军部队,并在福建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块红色区域。他与邓子恢一起,创造了溪南土改经验,领导溪南地区的农民开展了福建最早的分田斗争。这些努力为此后不久红四军入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鼎丞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他率领部队转战苏皖抗日前线,有效牵制了日寇的兵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延安整风期间,他认真执行中央的整风指示,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决抵制了抢救运动的严重错误,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表扬。
解放战争时期,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他领导广大军民英勇作战,剿匪反霸,培养干部,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华中、华东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以及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他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领导福建军民顺利进行清剿土匪、土地改革、恢复革命老区生产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张鼎丞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他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理部长等重要职务。1954年,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此项职务。他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鼎丞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始终不渝地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廉洁奉公。他一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无论在白色恐怖下自己的亲人都惨遭敌人杀害,还是在自己身处逆境蒙受诬陷的时候,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信念。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鼎丞同志却遭受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迫害,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但他始终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粉碎“四人帮”后,他坚决拥护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1980年8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张鼎丞同志主动辞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职务,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决定。这体现了他高风亮节的精神和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品格。
1981年12月16日,张鼎丞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的逝世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共和国不会忘记张鼎丞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他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