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大妞原创
曲/在水一方(原伴奏)
图/网络书配图(感谢原创)
诗的开头让我们走进了一个芦苇飘飘的世界,清晨的露珠在秋风中化为洁白的冰霜,而我在寻找我的伊人,伊人何处寻?宛在水中央。《蒹葭》,一篇让人觉得悲凉与正能量的诗篇。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近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
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都起源于中原地带,黄河文明的中心。是朴实散发着田野和炊烟气息,真挚的我以为要读那些诗歌,最好要到真正的田野中去,而不是坐在书房里,就象真正的运动会最好在户外进行,才体现人的气质美。
诗歌是接近人的灵魂的,也是最接近自然的艺术题材,在诗歌中有真善美,壮丽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诗歌的特性,也具有音乐的`特征,诗歌最接近于音乐,而音乐可以直达人的灵魂。
诗经在风里最美的诗篇都是爱情的。听这是多美的音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种隔离似远似近,如隐如现,笼罩着一切,意境空灵而幽渺,一派秋的景象。这里的秋不是满田的金黄与枯黄的落叶,而是水波渺渺,天地空旷。这种空旷的地方是适合相思的,相思就如天地一样的`旷而远,而又有水,那是相思的稠,与纯净……
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这种美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似隐似现、雾里看花、缥缈蒙笼之美。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捉摸不透,这是一幅美的无法描述的,朦胧淡雅的水彩画。你微微的闭上双眼,在水一方,溯洄从之,美丽山水画呀
【结束语】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是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朦胧而又伤情,肠断之感。
所谓相思者,望 之 而 不 可 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满溢于文字之间。此诗读来令人觉着情调凄婉,意蕴无穷。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