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午昌(1894-1952),本名昶,字午昌,号弱龛,别号双柳外史、丝鬓散人、墨鸳鸯楼主,斋名鹿胎仙馆。浙江省嵊县人。擅绘画、书法、诗词,人称“三绝”,历任上海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专、新华艺专教授等职。郑午昌以国画著称,最擅长山水,作品曾在美、英、法、俄、比、 等国展出,并曾获纽约世界艺术博览会金奖。曾参加筹备上海美协和上海国画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画家全史》、《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画余百绝》等书。
郑午昌山水近似王蒙,但能自出机扦,不泥绳法。所作青绿山水,用笔精微,设色妍面,工而不刻.风采动人。尝谓:画不让人应有我,主张:善师古人而自立我法。《群贤大半是无家》表现群贤小聚,谈论风雅的文人生活。一处开阔地,有对坐交谈,有欣赏风景、有扶杖过桥的贤人,也有煎茶摇扇的童子。背景是溶洞峭壁,壁间瀑布飞泻,各种草木顿势而生。此图远观可游,近现有趣,真实地再现了文人贤士雅集的一个场面。
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致力画史画理,著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於一九二九)、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
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著作之馀,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之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之青年,研究国画,成材者数十人。山水、花卉、仕女,不拘一格,尤工山水,时而松秀,时而苍郁。画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朋辈戏以郑杨柳呼之。馀事诗词,清新可诵。印有山水画集。
1932年,在上海开办汉文正楷印书局,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行销国内外,蔡元培誉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与梅兰芳、周信芳等20人组成甲午同庚千龄会,相约发扬民族气节,誓不为日伪效力。1950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人合作绘制巨幅《大西南进军图》、《雪夜进军图》等,歌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15日去世,享年59岁。
郑午昌生平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
山水作品屡次参加英、德、日、比、美、俄等国际展览。1939年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他的画法随内容而异,变化多端,秀润而含蓄,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纵笔于“有意无间,有法无法”之中,能工能放,细谨时纤毫不爽,粗放处酣畅淋漓,这是他的艺术特色。余事诗词,清新可诵。作画千百幅,俱以诗配画。书宗褚遂良,秀丽俊逸。
图片源自微信网络摘录收藏并分享 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五日制作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