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初画坛“四王吴恽”中恽南田家族的后裔,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深得家传的一位女画家。乾隆初,江苏巡抚君继善以恽冰画进呈孝圣太后,乾隆帝题诗嘉奖。她与以擅勾染闻名的马荃合称为清代女性画坛双绝。
恽冰 ,公元17世纪〔清〕女,字清於,号浩如、兰陵女史、寒闺女史、南兰女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钟嶐女,同邑毛鸿调妻,寿平族曾孙女,生卒年不详。年十三即作画,与姐究心六法,工花卉翎毛,尤善写生,其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点染同用;画菊花、凤仙、山茶诸花,脂丹皆从瓣头深入,赋色运笔皆能传恽寿平家法。故其写生花卉芊绵蕴藉,以没骨法尤为著名,在吴中小有名气。亦能诗,画就以自作诗题之。其夫不应举,筑小楼夫妇吟诗作画以老。
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作《仿王若冰花鸟图》,著录于《爱日吟庐书画续录》;《蒲塘秋艳图》轴,纸本,设色,纵127.7厘米,横56.6厘米和康熙三十八年(1699)作《紫藤月季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
清初,以恽寿平为首的花卉流派——“常州派”,崇尚自然,注重写生,并以淡墨色入画,呈现着高雅洁净品质。特别是恽寿平,在深研徐崇嗣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水和色,恰到好处地在色中施水,创造了色染水晕的方法,其用笔细腻、色泽清淡、空灵秀俊、别开生面的画风,给清代中后期画坛带来相当大的影响。恽氏后代中也有很多传承者得此法之妙,恽冰便是其中的一位,她的作品脱去粉黛见墨韵,在当时吴中(常州一带)画坛小有名气。
作品赏析:恽冰画一枝报春的梅花,自左向右上下横斜;两只鸲鹆栖息于梅枝上,上俯下仰,似相互呼应,喳喳对话,给大自然带来活泼的生机。下面湖石斜倚,骨力铮铮,从它背后伸出的数枝细竹,疏落有致,叶形饱满。观全画,盛开的梅花、欢乐的鸲鹆带来迎春的喜悦和梅竹双清的意韵.更拆射出江南文入画家的灵气以及他们的精神崇尚。
她的绘画,鸲鹆用水墨渲染,再以于笔皴擦,羽毛茸茸,栩栩如生。梅枝用笔遒劲有力,点垛的梅花,恣肆昂然;湖石的外轮廓以书写性的笔法勾勒,又向背分明;疏竹用笔精致,分布和谐,深得恽寿平画法的意韵。画的右上自题:“春风鸲鹆。”款署:“南兰女氏恽冰。”钤“恽冰”白文印,“清于”朱文印。
恽冰尤擅画荷花。她画的荷塘,写荷叶临风,莲花或盛开,或含苞欲放,均亭亭玉立,并以没骨法工整晕染;荷叶的舒卷向背、花瓣的含放深浅皆各尽其妙,清澈灵虚,营造出一派生机,显现出超凡的气质和幽雅的格调。
她自幼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不仅整日观摩家中所藏恽南田的画作,掌握表现技法,而且常观察房前屋后的花草 、虫蝶,从中汲取大自然赋予的创作灵感。
成年后,嫁同郡毛鸿调为妻。清吴德旋《初月楼续闻见录》记载他们“筑小楼,夫妻吟诗作画以老焉”。婚后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恽冰的艺术日臻成熟。
其花鸟画注重逼真写实,造型生动传神。花瓣常以水墨着色晕染,通过灵动多变的用笔,把墨、色与画中的形象完全融为一体;茎枝、叶筋以娴熟的笔力一笔勾就;叶片注重阴阳向背的处理关系,颇具立体感。
有历史记载,吴德旋《初月接续闻见录》中云:“时武进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马扶曦女)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子凤朝、凤梧、凤仪均习画,孙女周尤能得其笔意。
图片源自微信网络摘录收藏并分享 2020/10/22/制作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