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两首描写永州渔翁的诗,脍炙人口,堪为千古杰作。这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失败后,被贬永州时期的作品。《江雪》约写于他刚到永州居住在龙兴寺时期(元和元年806——元和四年809)。这一时期他郁孤激愤,加之老母卢氏病逝,居所连遭大火,孤独之极。《渔翁》约写于元和四年(809)以后,他移居潇水西岸的冉溪(后自改为愚溪)后,生活较为安定,情绪也较稳定下来,因此,这时的思想情绪较为旷达乐观。两首诗,写于不同时期,诗人心路历程,情感思考均不相同,故品味把玩,更有一番妙趣。
其次,两首诗意境深邃,寥廓旷远。但两诗的基调色彩不同。《江雪》中的“千山”“万径”展现的是一片迷茫、凄寒、沉寂,“独钓寒江雪”更具禅趣。而《渔翁》中的“烟销日出”,“欸乃一声”描摹的是清丽、柔美、恬淡。“回看天际”,二句更显空灵与生机。
再次两诗的结句含蕴深邃,但情感节奏却各有异趣。《江雪》结尾戛然而止,诗人描摹的这一笔成为永远的雕塑,永远的独钓,令后人永远瞻观、品味与追思,留给后人广阔的想象空间。《渔翁》的结尾节奏舒缓,情境相生,漾起了诗人旷达情怀的涟漪,令人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