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颂》作者:翟长斌 朗诵:云端 张语 暖阳 洁 秋天-
穿过历史的云烟,这里曾是红星照耀中国的起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红色的印记,都珍藏着对国家民族的深爱与忧思。这里也聚集起了一批为信仰而至死奋斗的身躯,红旗漫卷的黄土高坡上,共产党人的思想第一次写上了不朽的旗帜。
回望历史的光芒,这里也是孕育中国梦的土壤。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从北京来到父辈战斗过的地方,面对严酷的生存考验,他用奋斗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志存高远,就像种子和泥土深情相依红色圣地,注定要书写新的传奇。
当时光在宝塔山上敲响旷远的钟声,曾经在宝塔山下的无数英雄,他们历尽艰辛,愈挫愈勇,抗击日寇,解放大众,扣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之门,我们一起向延安深情地致敬!
当岁月在知青林里画出饱满的年轮,曾经在延河之滨的热血青年,他们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奉献了无悔的青春。
啊,延安!你是初升的太阳,你的光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革命的火种在这里传向四方,千万个红色儿女向你奔来,嘹亮的歌声在延河边唱响。
啊,延安!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摇篮。是你把革命的信念带到斗4争1的前线,用人民的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曙光。
啊,延安!抗战的旗帜曾在这里高扬,解放的号角曾从这里吹响。窑洞里,石桌旁,是谁文韬武略指挥有方,英雄的军队让敌人闻风丧胆,无畏的战士直插敌人的心脏,倒下的是血肉之躯,屹立的却是铮铮铁骨。
啊,延安!你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艰难困苦的岁月,让多少有志青年百炼成刚。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梁家河那简陋的窑洞里,孕育了新时代的伟大思想。
我们不会忘记,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黄陵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黄帝陵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我 们不会忘记,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中国革命在这里落脚锤炼,峰回路转。从征鞍上下了马的中国共产党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踩在大地一样,获得了一种新生的力量。
我们不会忘记,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以延安为中心,经历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这里书写了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革命史。
我们不会忘记,在那峥嵘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支柱。
这就是延安!这是用亿万年黄土累积起来的陕北高原,这里纵横的沟壑,就是五千年沧桑的皱纹,在经历了无数次漠风洗礼后,承担了民族不死的奋争。
这就是延安!这是一座精神的圣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云霄的穹顶,黄河的柱石,抵御了东洋的狂风,西洋的霜寒。她擦干泪水和血迹,用太行山铸成的大堤,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浩然正气。
这就是延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不寻常的经历,这里的每一处遗址,都有动人心弦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部史书。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每道山梁、每个窑洞都留着历史的足迹。
这就是延安!这里是革命圣地的红色心脏,这里生长的每一棵树,都将这非凡卓越的十三年录制到年轮里。这里的每一座山峁,都是黄土地上的纪念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那不屈不挠、英勇奋战、艰苦奋斗的红色传奇。
这就是延安!这里没有辉煌的灯火,却在昏暗的油灯下,书写出雄文百篇;这里没有华丽的殿堂,却在古老的黄土窑洞中,指挥着雄兵百万,使全中国得以解放;这里没有膏粱满仓,却用最健壮的臂膀,支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这就是延安!这里有宝塔山的巍峨,有延河水的沧桑,这里有黄帝陵的圣神,有壶口瀑布的壮观,这里有梁家河的故事,有南泥湾的好风光。
这就是延安!这块红色圣地宛如一幅气势礴的画卷,画卷中有枪林弹雨里前赴后继的身影,画卷中有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的追寻;画卷中有巍巍耸立的宝塔山,画卷中有窑洞里如星星般永不熄灭的灯光。
这就是延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啊,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你那浑厚苍茫的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你犹如一轮朝阳,从陕北高原上升腾而起,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啊,延安!“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成就了中国革命,你的功绩必将千秋颂扬,你的英名必将万古流芳。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